海南东寨港(三江湾)生态修复项目通过初验 新增红树林1600亩

南海网、新海南客户端7月26日消息(记者 谭琦)“快看,这桐花树栽下去2年多就开始结果了!”近日,海南东寨港(三江湾)生态修复项目的管护员胡辉堂有了惊喜的发现,红树挂果,标志着其在野外环境中真正扎下了根。

资料图:在海南东寨港(三江湾)生态修复项目现场,工人正忙着在滩涂上栽种红树苗。海口日报记者 康登淋 摄

7月26日是“保护红树林生态系统国际日”。记者从海南东寨港(三江湾)生态修复项目部获悉,自2023年初启动以来,已完成退养还滩2680亩、新植红树林1600亩,并对2815亩幼林进行抚育,于今年7月11日通过初步验收。承建方中铁十二局集团三江湾生态修复项目副经理文超介绍,新植红树林已于5月初进入为期一年的养护期。

生态修复完成后,日常养护和巡林工作成为关键。海口三江红树林省级湿地公园林长制办公室主任宋鑫说,公园重点监测植被、动物、水质等生态指标,并为每片红树林建立电子档案,系统记录微地形、植被群落和动物活动的关联数据。此外,三江农场还牵头成立“湿地保护联盟”,与生态环境部门共享卫星遥感数据,协同打击保护区内违法行为,并联合水务及相关部门维护修复防潮堤和水利设施,同时协同行政执法局建立涉林案件快速响应机制,共同筑牢红树林生态安全防线。

海南东寨港(三江湾)优良的生态环境,吸引水鸟来此栖息、觅食。海口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石中华 摄

海口三江红树林省级湿地公园总面积1万3千多亩。2022年5月,三江农场的一片人工补植的红树林近5年的碳汇量进行交易,实现红树林碳汇交易量3000余吨,交易额达到30余万元,成为海南首个蓝碳生态产品交易。“随着三江湾生态修复项目的种植完成,三江农场的红树林面积增加1600亩,蓝碳产生量也将翻番。”宋鑫说,下一步将充分发挥红树林资源优势,重点发展林下经济,通过科普教育和生态旅游等项目,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让这片红树林真正成为带动当地居民增收的“金树林”。

责任编辑: 周玉敏

推荐阅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966123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