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癌“暴露”在阳光下,这些防晒知识要牢记!

健康科普2025-07-26 22:36:55

阳光,赋予地球生命与活力,但过度暴露在其下,却可能让皮肤癌悄然降临。皮肤癌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而防晒,就是我们抵御这一疾病的关键“盾牌”。下面,本文就来为大家深度剖析那些不容小觑的防晒知识。

一、皮肤癌知多少?

皮肤癌是一种发生于皮肤的恶性肿瘤,主要分为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和黑色素瘤等类型。其发病原因较为复杂,与长期紫外线照射密切相关,比如长期从事户外工作、过度日晒的人群发病率相对较高。皮肤癌早期症状包括不规则形状、边界模糊、颜色不均的痣或斑点,可能隆起形成结节,伴有鳞屑、结痂或破溃。基底细胞癌表现为半透明结节,鳞状细胞癌为红色斑块或结节,黑色素瘤则痣变化或新出现深色病变,生长快,易出血、瘙痒或疼痛。

主要包括基底细胞癌(70%)、鳞状细胞癌(20%)和恶性黑色素瘤(5%)三大类型。其发生与紫外线辐射(占致病因素90%)、化学致癌物接触、慢性炎症刺激及遗传因素密切相关。值得注意的是,皮肤癌具有"易发现但易忽视"的特点,早期治愈率可达90%以上,而晚期黑色素瘤五年生存率仅25%。

二、核心症状与识别要点

1、基底细胞癌

典型表现为珍珠光泽的丘疹,逐渐发展为边缘隆起、中央凹陷的溃疡灶;生物学行为以局部侵袭为主,转移率低于0.1%

2.鳞状细胞癌

由角化性皮损恶变而来,特征为快速增生的菜花样肿块伴坏死渗出;好发于慢性创伤区域(如烧伤瘢痕、放射性皮炎部位)

3.恶性黑色素瘤

诊断需遵循"ABCDE"原则:病灶不对称、边缘呈锯齿状、颜色斑驳、直径超6mm、近期动态变化;特殊亚型(如肢端型)常发生于甲床、足底等非阳光暴露区

三、高位人群筛查清单

1、职业性紫外线暴露群体(农业、渔业、户外建筑业从业者)2、携带CDKN2A等易感基因的家族聚集性病例3、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群体4、体表痣数量超过50个或存在发育不良痣者

四、常见认知误区解析

1、"色素痣必然恶变"临床数据显示仅万分之三的痣存在恶变风险,但先天性巨痣(直径>20cm)恶变概率达5-10%

2、"皮肤癌均预后良好"虽然黑色素瘤占比低,但其死亡率占皮肤癌总死亡的3/4以上

3、"阴天无需防护"云层仅减弱10-15%的UVB辐射,冬季高海拔地区紫外线强度甚至超过夏季平原

五、紫外线 ABC,“坏 U”大揭秘

紫外线是导致皮肤癌的主要“元凶”,它可分为 UVA、UVB 和 UVC。UVC 通常被大气层阻挡,对我们影响较小。而 UVA 和 UVB 却能长驱直入。UVA 就像个“慢性杀手”,波长较长,能深入皮肤深层,破坏胶原蛋白和弹性纤维,导致皮肤老化、皱纹产生,同时它也是引发皮肤癌的重要因素。UVB 则像“急性子暴徒”,能量高,主要作用于皮肤表层,会引起晒伤、红斑,更是诱发皮肤癌的高危因素。了解这些“坏 U”的特性,是我们防晒的第一步。

六、物理防晒:我的肌肤“金钟罩”

物理防晒堪称肌肤的“金钟罩”。遮阳伞便是这“罩门”之一,选择时,要留意其紫外线防护系数(UPF),数值越高,防晒效果越好,建议选择 UPF50+的遮阳伞。防晒衣也是防晒“利器”,专业的防晒衣材质紧密,能有效阻挡紫外线。还有宽边帽子,如渔夫帽、大檐帽等,不仅能遮阳,还为脸部、颈部提供大面积防护。太阳镜可别忽视,它能保护眼睛周围脆弱的皮肤免受紫外线伤害,减少阳光对眼睛的损害,预防眼部疾病。

七、化学防晒:肌肤的“隐形卫士”

化学防晒产品是肌肤的“隐形卫士”。防晒霜的主要成分如二氧化钛、氧化锌等,能像一个个微小的“反光镜”,将紫外线反射出去;而阿伏苯宗、奥克立林等成分则像“紫外线吸收海绵”,把紫外线吸收并转化为无害的热量散发掉。挑选防晒霜时,要根据不同场景选择合适的防晒指数(SPF 和 PA 值)。日常通勤可选 SPF30 - 50、PA++ - +++的防晒霜;长时间户外活动则需 SPF50 以上、PA++++的高倍数产品。正确的涂抹方法也很关键,要均匀涂抹于面部、颈部、手臂等暴露部位,注意不要遗漏耳朵、颈部后侧等部位,且每隔 2 - 3 小时需补涂一次。

八、防晒时间:巧妙“躲”阳光

除了借助防晒用品,巧妙避开阳光强烈时段也是防晒的重要环节。上午 10 点至下午 4 点,是紫外线最为强烈的时候,此时的阳光就像“毒箭”般凶猛。如果能在这段时间尽量减少外出活动,比如将户外运动安排在早晨或傍晚,就能大大降低皮肤暴露在高强度紫外线下的风险。即使在其他时段外出,也不要长时间在阳光下暴晒,适时寻找阴凉处躲避。

皮肤癌虽可怕,但只要我们牢记这些防晒知识,全方位构建防晒体系,就能在享受阳光温暖的同时,有效降低皮肤癌的发病风险,让肌肤在阳光下依然健康美丽。

九、行动指南与皮肤癌预防核心建议

预防皮肤癌需贯彻“三级预防”策略:病因阻断(防晒、避毒)、早筛发现(自查、专业检查)和及时干预(治疗病变、接种疫苗)。广谱防晒霜(SPF30+/PA+++)需足量(2mg/cm²)重复使用,结合物理遮阳措施自我检查:每月用全身镜自查皮肤,关注新发肿块、痣形态变化(遵循ABCDE法则:不对称、边界不规则等)‌,重点关注"丑小鸭征"皮损若发现皮肤持续不愈溃疡、痣短期内增大或颜色混杂,应立即就医排查。疫苗接种与癌前病变治疗:接种HPV疫苗(尤其9-26岁人群)可预防相关鳞癌;积极治疗慢性溃疡、烧伤瘢痕或HPV感染,阻断潜在恶变路径‌;严格防晒管理:紫外线是皮肤癌的主要诱因(占致病因素90%以上),建议日常使用SPF30+广谱防晒霜并每2小时补涂;户外活动时穿戴UPF50+防晒衣帽和墨镜,避免10:00-16:00强光时段暴露;减少有害物质接触:‌职业或生活中避免接触沥青、焦油、砷及杀虫剂等致癌物,必要时穿戴防护装备;定期清洁皮肤以减少化学残留;控制电离辐射暴露;医务人员或科研工作者需规范防护设备使用,日常减少非必要医疗影像检查,确保辐射剂量在安全阈值内‌;‌戒烟限酒与饮食优化:烟草和酒精可加剧体内酸性环境,增加癌变风险;建议戒烟限酒,并多摄入碱性食品(如蔬菜水果),避免过咸、过辣或变质食物‌;规律作息与压力管理:保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或过度疲劳;压力可导致免疫功能下降,通过冥想、运动或心理咨询缓解焦虑,维持心理健康‌;适度清洁与锻炼‌:洗澡频率不宜过高(建议每周2-3次),以减少皮肤屏障损伤;加强户外锻炼(如晨跑、散步),促进排汗排出体内毒素,但需做好防晒;‌

‌‌记住,预防的核心在于长期坚持——从儿童防晒抓起,到成人期全面管理,每一步都能筑牢健康防线。

作者: 三亚市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三亚医院 普外二科 副主任医师 杨曦
责任编辑: 符慧华

推荐阅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966123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