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积极处理伤口,做好防护不复发

健康科普2025-07-26 22:36:55

糖尿病朋友最怕的并发症里,糖尿病足肯定算一个。脚上哪怕破个小口子,都可能烂得收不住,严重的还得截肢。但您别慌,只要咱们积极处理、细心护理,大部分伤口能长好,复发率下降。今天就用大白话聊聊这事:

一、糖尿病足:为啥脚上的小伤这么“难缠”?

咱们糖尿病人血糖高,时间长了,脚就容易出问题。不是脚本身娇气,是高血糖悄悄“破坏”了两个关键部位:

神经变“迟钝”了

脚面上的神经就像“警报器”,平时被扎了、烫了,马上能感觉到疼。但高血糖会慢慢“麻痹”这报警器,等真受伤了,可能没啥感觉。比如穿鞋子磨出个水泡,自己没发现,水泡破了就成了伤口。更麻烦的是,神经坏了,脚上的肌肉也会变“懒”,脚趾头可能蜷成“爪子样”,走路时脚的受力点变了,更容易磨破。

血管变“窄”了

脚上的血管就像“输油管”,负责给脚送营养和氧气。高血糖会让血管壁变厚、管腔变窄,油(血液)供不上,脚就成了“缺血区”。这时候哪怕是个小伤口,也像在干土地上种庄稼——没水没肥,怎么也长不好。而且缺血的地方抵抗力差,细菌特别容易“趁虚而入”,伤口一感染,就会烂得更快。

二、伤口处理:别自己瞎折腾,找专业人办专业事

糖尿病人的脚受伤,可不能像平时贴个创可贴那么简单。处理不对,小伤能变成大祸。正确的做法有以下几步:

第一步:先把血糖稳住

血糖太高,伤口就像泡在糖水里,细菌长得快,好细胞却“不爱干活”。专业医护人员一般会让咱们把空腹血糖控制在4.4~7.0mmol/L,饭后两小时别超过10.0mmol/L。这就像给伤口愈合“打地基”,地基不牢,后面咋处理都费劲。该打胰岛素就打,该吃降糖药就吃,千万别自己停药。

第二步:伤口得“专业清理”

家里的酒精、红药水对付普通伤口还行,糖尿病人的脚受伤可不行。医院里处理伤口有讲究:

- 先“清创”:专业医护人员会把伤口里的烂肉、脓水、脏东西清干净。这些东西就像伤口上的“垃圾”,不清掉,新肉长不出来。

- 选对“包扎材料”:伤口流水多的话,用能吸水的敷料;伤口比较干,就用能保湿的敷料。有的敷料还带抗菌成分,能帮着杀细菌。

- 严重的伤口可能用“现代技术”:比如用负压吸引,把伤口里的积液吸走,促进新肉生长;或者用点促进伤口愈合的“生长因子”,就像给伤口“施肥”。

第三步:感染了就得“精准杀菌”

如果伤口红肿、流脓、发臭,那就是感染了,得赶紧用抗生素。专业医护人员会先化验伤口里的细菌,看哪种药能杀死它,再对症下药。千万别自己买消炎药涂,万一不对症,反而耽误事。

第四步:给脚“打通血管”

如果脚总是冰凉、发紫,走路腿疼,可能是血管堵了。这时候光处理伤口没用,得先把血管通开:

- 轻的话,吃点扩血管、防血栓的药;

- 重的话,可能得做个小手术,比如用个小球囊把窄的血管撑开,或者放个支架,让血流重新通畅。脚有了“养分”,伤口才能慢慢长好。

第五步:吃得对,伤口长得快

伤口愈合得靠营养“帮忙”。平时得多吃点蛋白质,像鸡蛋、牛奶、瘦肉、豆腐,这些是“长肉的原料”;维生素C(新鲜水果、蔬菜里多)能帮着伤口收口;锌(坚果、瘦肉里有)能增强抵抗力。别觉得“血糖高就啥都不敢吃”,吃得太素,伤口更难好。

三、防复发:比治病更重要的“日常功课”

不少糖友脚受伤好了,没过多久又犯了。其实糖尿病足就像“老熟人”,稍不注意就上门。做好这几点,能把它挡在门外:

每天给脚“做检查”

养成习惯,每天晚上脱了鞋,好好看看脚:脚趾缝有没有脱皮、出水?脚底有没有磨出茧子、小水泡?脚跟皮肤是不是裂了?看不清楚的话,拿个小镜子照着看,或者让家人帮忙。发现一点点不对劲,赶紧处理,别等小问题变大麻烦。

洗脚、穿鞋有讲究

- 洗脚水别太烫,手腕内侧或水温计测水温,小于37摄氏度,洗完用软毛巾轻轻擦干,尤其是脚趾缝,别使劲搓。

- 鞋一定要合脚,别穿太挤、太硬的。买鞋最好下午去,那时候脚有点肿,试穿更准。新鞋先每天穿10分钟,没不舒服再慢慢加时间。穿鞋前倒一倒,看看里面有没有小石子、线头,免得硌伤脚。

- 袜子选纯棉的,别穿带松紧带的,免得勒得血液循环不好。

- 剪趾甲要小心,别剪太秃,也别剪到肉,最好剪成平的,免得嵌到肉里发炎。脚上长了鸡眼、老茧,别自己用剪刀修,找专业医护人员处理。

定期去医院“复查”

脚受伤好了也不能大意,建议每1~3个月去医院查查脚的神经、血管。专业医护人员会用个小尼龙丝碰碰脚,看看您还能不能感觉到(测神经);或者量量脚踝和胳膊的血压,看看血管通不通(测血管)。早发现问题,早处理,就不容易复发。

管好“坏毛病”,减少风险

除了血糖,血压、血脂也得控制好,高血压、高血脂会加速血管老化。还有,千万别抽烟!抽烟会让血管收缩,本来就不太通畅的脚,可能直接“断供”,后果特别严重。

四、这些误区,您可别踩!

“小伤口,不用管”:错!糖尿病人的脚受伤,哪怕是个小水泡,都可能在几天内烂成大洞。发现伤口,第一时间找专业医护人员。

“用偏方治伤口”:什么抹草药、撒盐、烧艾条……这些都可能刺激伤口,加重感染。别信“土办法”,科学处理最靠谱。

“血糖正常了,伤口就自己好了”:血糖正常是基础,但伤口还得靠专业清理、控制感染等综合治疗,缺一不可。

“伤口好了,就不用护脚了”:糖尿病足复发率特别高,好了之后更得小心,不然很可能再犯。

最后

糖尿病足虽然麻烦,但不是“绝症”。只要咱们做到:发现伤口早处理,专业治疗不耽误,日常护脚不松懈,就能让伤口愈合,避免复发。记住,保护好双脚,才能踏踏实实走路、安安稳稳生活。您的脚,值得用心呵护!

作者: 海口市人民医院 内分泌代谢科 副主任护师 黄育姑
责任编辑: 符慧华

推荐阅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966123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