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识别脑卒中,一文教你
健康科普2025-07-24 17:13:51
脑卒中,这个被称为“生命杀手”的急性脑血管疾病,每时每刻都在威胁着我们的健康。当脑部血管突然堵塞或破裂时,每分钟就有190万个脑细胞不可逆地死亡,随之丧失的可能是行走、说话甚至思考的能力。掌握快速识别脑卒中的方法,就能为患者争取到宝贵的救治时间窗,最大程度减少残疾和死亡风险。
一、脑卒中的基本认知
脑卒中俗称“中风”,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大类。缺血性卒中就像水管被杂物堵住,脑部供血中断;出血性卒中则是水管爆裂,血液直接冲击脑组织。无论哪种类型,都会导致脑细胞因缺氧坏死,引发突发性神经功能缺损,表现为面部歪斜、肢体无力或言语障碍等症状。
二、快速识别两大法宝
1. “中风120”三步识别法
这个由中国专家原创的识别口诀,巧妙地将急救电话与症状结合:
“1”看脸:让患者微笑或露出牙齿,观察是否出现口角歪斜、鼻唇沟变浅等面部不对称表现。由于脑卒中会影响面部神经控制,患者可能连简单的咧嘴动作都难以完成;
“2”查手臂:要求患者双臂平举10秒钟,若一侧手臂不由自主下垂或根本无法抬起,提示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测试时要注意比较两侧力量差异,卒中患者常表现为单侧完全无力;
“0”听说话:通过简单对话评估语言能力,如让患者重复“吃葡萄不吐葡萄皮”。若出现吐字不清、词不达意或完全无法表达,说明语言中枢可能受损。
2. “BE FAST”国际识别法
这个更全面的评估体系包含六个维度:
B(Balance)平衡:突发头晕、行走不稳像醉酒,可能提示小脑卒中;
E(Eyes)视力:视物成双、视野缺损或突然失明;
F(Face)面部:同“中风120”的面部评估;
A(Arm)手臂:除上肢无力外,还包括手脚麻木等感觉异常;
S(Speech)言语:除表达障碍外,还包括理解困难;
T(Time)时间:记录症状出现时间,立即呼叫急救。
三、容易被忽视的非典型症状
除了上述典型表现,这些症状同样危险:
突发剧烈头痛:被描述为“一生中最严重的头痛”,可能预示蛛网膜下腔出血;
意识模糊:出现嗜睡、昏迷等意识障碍;
癫痫发作:突发肢体抽搐、口吐白沫;
恶心呕吐:特别是伴随头痛的喷射性呕吐。
四、现场应急处理要点
识别脑卒中后,应采取以下措施:
立即拨打120:明确告知疑似脑卒中及症状出现时间,这对后续溶栓治疗至关重要;
保持患者稳定:让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窒息,避免随意搬动;
记录关键时间:用手机备忘录记下症状开始的具体时间,这是医生判断能否溶栓的重要依据;
不要喂食喂水:吞咽功能障碍可能导致误吸;
准备就医物品:带上医保卡、既往病历和长期服用的药物。
五、为什么要争分夺秒?
脑卒中的救治存在严格的“时间窗”:
黄金4.5小时:缺血性卒中患者在此时间内接受静脉溶栓,可显著改善预后;
机械取栓窗:大血管闭塞者6小时内可行介入取栓治疗;
每延迟1分钟:就有190万个脑细胞死亡,导致不可逆的功能丧失。
六、预防胜于治疗
虽然识别很重要,但日常预防更为关键:
1. 血压管理:血管健康的基石
高血压是脑卒中的头号危险因素,长期高血压会使血管壁承受持续高压,最终导致血管硬化、破裂或堵塞。建议:养成每日早晚监测血压的习惯,记录波动情况;避免突然停药或自行调整剂量,血压骤降反而可能诱发脑缺血;低盐饮食并非完全不吃盐,而是控制总量,可用香料替代部分食盐;注意“清晨高血压”现象,起床后1小时内是血压高峰时段。
2. 血糖控制:甜蜜的隐形杀手
糖尿病患者的脑血管病变发生率是普通人的2-3倍,高血糖环境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建议:定期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反映3个月平均血糖水平;警惕“无症状低血糖”,可能掩盖卒中预警症状;选择升糖指数低的食物,如燕麦、糙米替代精制米面。
3. 血脂调节:血管清道夫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血管内的“垃圾”,需要及时清理。建议:并非所有脂肪都是敌人,深海鱼中的ω-3脂肪酸有助于保护血管;控制动物内脏、蛋黄等高胆固醇食物摄入;适度运动能提升高密度脂蛋白(HDL-C),帮助清除血管垃圾。
4. 生活方式革命:从细节改变
现代生活方式中的很多细节都在悄悄损害我们的脑血管健康:久坐不动会使下肢血液淤积,增加血栓风险,每小时应起身活动5分钟;吸烟不仅损伤肺部,尼古丁还会直接刺激血管收缩;过量饮酒会导致血压波动,建议男性每日不超过25克酒精,女性减半;熬夜会打乱生物钟,增加交感神经兴奋性,诱发血管痉挛。
5. 心理健康:看不见的血管压力
长期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状态会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影响血管健康:学会压力管理,冥想、深呼吸等都是有效的放松方式;保持社交活动,孤独感与心血管疾病风险显著相关;避免情绪剧烈波动,大笑或大哭都可能成为卒中的诱因。
6. 定期筛查:早期发现潜在风险
即使没有明显症状,以下人群也应定期进行脑血管评估: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做一次颈动脉超声;有家族史者需关注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长期口服避孕药的女性应注意血压和凝血功能监测。
7. 季节防护:不可忽视的外在因素
冬季注意保暖,寒冷刺激会导致血管剧烈收缩;夏季警惕脱水,血液浓缩易形成血栓;春秋季注意过敏,剧烈咳嗽可能引发血管破裂。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年轻人群:40岁以下卒中患者占比逐年上升,突发头痛呕吐要警惕;
糖尿病患者:更易出现“无症状性脑梗死”,需定期进行脑血管评估;
孕妇:妊娠期高血压可能诱发卒中,产检时需加强监测。
当出现可疑症状时,宁可“虚惊一场”,也不要错过最佳救治时机。建议将识别口诀教给家人,特别是常独居的老人,关键时刻这些知识可能就是救命的关键。
南海网版权声明: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