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快答 | 海口市祖辈房产申请学位需要哪些条件?相关解答来啦!

南海网、新海南客户端7月22日消息(记者 路静 实习生 谢昱彤)7月21日12时,2025年海口市义务教育学校招生正式启动网上报名。学生家长在招生政策理解、网上报名流程、报名材料准备等环节遇到哪些问题?7月22日,海南省融媒体中心《招生快答》栏目记者来到美兰区教育局设立的线下招生服务点位采访,邀请美兰区教育局基础教育科工作人员周亚吉解答家长疑惑。

海口市美兰区教育局基础教育科工作人员周亚吉解答家长疑惑。记者 李昊 摄

问:房屋产权人是孩子的爷爷(已去世,身份证注销),父母无房产,能否用祖辈房产申请学位?如何办理?

答:第一种方式,将房屋产权变更到孩子父母名下申请学位;第二种方式,根据招生细则,适龄儿童少年与父母随祖辈(直系亲属)同户口簿同居住,且父母及本人在海口城区无第二处住所的,可提供同户口簿同居住材料(如注销前的原户口簿等)以祖辈房产申请学位。

问:孩子户口随爷爷在B学区,但父母在A学区有房产,能否申请爷爷所在B学区的学位?

答:不能。根据招生细则,适龄儿童少年与父母随祖辈(直系亲属)同户口簿同居住,且父母及本人在海口城区无第二处住所的,才能用祖辈房产申请学位。

就上一个问题继续提问:如果家长用爷爷的B学区房申请学位,报名系统会如何处理?是否需要重新申请?

答:学校会根据招生政策审核,将学生信息匹配到相应的学区,无需家长重新申请。

问:在“海易办”App报名时无法找到户口簿信息上传入口该如何处理?

答:按照材料“非必要不提供、信息非必要不采集”的原则,今年海口市简化报名流程,减少填报项目。学校将依据海南省共享数据平台,对入学信息进行审核。对海南省共享数据平台能核验的信息,不再要求市民继续提供。因此报名时会存在部分市民端口没有户口簿信息上传入口。

问:我们一家三口在海口租房住,孩子今年9月要上小学,户口随父亲,父亲没有社保,但母亲有社保。这种情况孩子能在海口申请公立小学学位吗?

答:根据招生细则,适龄儿童少年与父母租房居住的,应是适龄儿童少年与父母在海口城区的唯一合法稳定住所,且连续居住满二年。

1.海口户籍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所学材料:

(1)父、母及适龄儿童少年的《居民户口簿》。

(2)区行政审批或房屋租赁管理部门制发的《房屋租赁证》,租住时间自2025年8月往前推算连续满2年以上(房屋租赁证落款时间应在2023年8月31日前)

2.非海口户籍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所学材料:

(1)父、母和随迁子女的《居民户口簿》。

(2)父、母和随迁子女的《海口市居住证》,满2年以上(从2025年8月往前推算连续满2年)。

(3)区行政审批或房屋租赁管理部门制发的《房屋租赁证》,租住时间自2025年8月往前推算连续满2年以上(房屋租赁证落款时间应在2023年8月31日前)。

(4)父母一方最近1年参加海口市职工社会保险(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两项),从2025年8月往前推算连续1年。缴纳省社保的,工作单位须在海口市。

问:父母离异再婚,妈妈跟孩子户口在一起,父亲一栏应该填谁?

答:以孩子出生证上的父母信息为标准填报。

问:自建房房产证是爷爷的产权,但孩子与父亲在同一户口本,能否以爷爷的户籍申请学位?

答:根据招生细则,适龄儿童少年与父母随祖辈(直系亲属)同户口簿同居住,且父母及本人在海口城区无第二处住所的,可用祖辈房产申请学位。

新闻多一点>>>

招生季有疑惑?“招生快答”解答海口家长疑问

2025年海口市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将于7月21日12时至28日12时进行。广大家长在政策理解、材料准备、报名流程等方面难免遇到疑问和困惑,为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提供权威、精准、高效的咨询服务,7月21日起,海南省融媒体中心特别策划推出《招生快答》栏目,旨在搭建沟通桥梁,快速解答广大家长的“急难愁盼”问题。

广大学生家长可拨打“招生快答”热线966123进行问询,也可关注“南国都市报”或“南海网”官方微信公众号,直接在相关栏目预告或日常推送文章下方留言您的问题,记者团队将定期收集整理,并纳入报道解答范畴。详情>>>

招生快答丨海口市公办初中和民办初中是否可以同时申请?相关解答来了

2025年海口市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开始启动网上报名。每到这时,政策怎么理解、材料怎么准备、流程怎么操作等等都是不少学生家长们关心的问题。

7月21日,海南省融媒体中心《招生快答》栏目邀请义务教育阶段招生专席工作人员、海口市第四中学总务处主任沈娜,围绕广大学生家长关注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详情>>>

责任编辑: 郭微微

推荐阅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966123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