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先烈足迹!让脚步激活海南这些“红色DNA”记忆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从琼崖抗战史上著名的云龙改编

到潭口渡口纪念亭的琼崖抗日第一枪

从美合山区的“星星之火”

到梅山一带的抗日史诗……

海南这片红色沃土

每一处印记都在诉说着

那些不容忘却的历史记忆

一起走进海南这些具有代表性的抗战纪念遗址、设施

追寻先辈们的热血足迹

⭐️琼崖红军云龙改编旧址⭐️

琼崖红军云龙改编旧址位于海口云龙镇

原是当地“六月婆”庙场址

1952年地方政府建设了云龙改编旧址

是全国首批百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

和第三批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如今的海口市云龙镇琼崖红军云龙改编旧址。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茂 摄

主要纪念设施有

琼崖抗日独立队战士铜像、陈列馆、题词长廊、荡寇亭、凯旋亭等

铜像基座正面刻有徐向前元帅题写的“琼崖抗日先锋”

陈列馆通过图文、实物等

介绍了琼崖抗战的光辉历程

琼崖红军云龙改编旧址纪念馆。海口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苏弼坤 摄

【历史回放】

1937年,在全民族抗战的高潮中,中共琼崖特委向国民党琼崖当局提出“停止内战,团结抗日”的主张,国共双方达成琼崖国共两党团结抗战的协议,议定琼崖工农红军改编为“广东民众抗日自卫团第十四区独立队”(简称琼崖抗日独立队),由冯白驹任独立队队长。1938年12月5日,中共琼崖特委和国民党琼崖当局在云龙墟六月婆庙举行琼崖工农红军改编仪式暨誓师抗日大会。这就是琼崖抗战史上著名的云龙改编。云龙改编后,独立队在中共琼崖特委的领导下,成为琼崖抗日先锋和中流砥柱。

⭐️琼崖纵队抗日第一枪纪念园⭐️

琼崖纵队抗日第一枪纪念园

位于海口云龙镇玉仙村

纪念园中有一个令琼崖人民难以忘却的红色坐标

——赤柱黄瓦的潭口渡口阻击战纪念亭

琼崖纵队抗日第一枪纪念园。海南日报记者 苏晓杰 摄

这座2004年落成的六角亭

是潭口渡口阻击战唯一的纪念性建筑物

亭外四周建有高1.2米的波浪式护栏墙

亭中植有象征永久的杉木

潭口渡口阻击战纪念亭。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茂 摄

循着纪念亭门口的指示牌

便可来到位于南渡江拐弯处的潭口渡口

时间回溯到1939年的2月10日

战士们在枪林弹雨中英勇御敌

琼崖抗日独立队在此

打响了党领导的琼崖抗日第一枪

【历史回放】

1939年2月10日,日军占领海口、府城后,当日就派出飞机轰炸潭口渡口东岸,企图渡江向东进犯。当时琼崖抗日独立队正驻扎在云龙墟上,离潭口渡口约10公里。敌军人数众多、装备精良,敌我双方力量对比悬殊,但冯白驹依旧当机立断,必须打击日军长驱直入的气焰,于是对琼崖抗日独立队第一中队下令,他交代给第一中队的任务是坚决阻击敌人,掩护人民群众安全撤退。第一中队中队长黄大猷、副队长符荣鼎立即带领80余名战士,急行10公里赶赴潭口渡口。这场浴血拼杀,打乱和迟滞了日军企图迅速东进的步伐,为大批逃难的民众赢得了生机。

⭐️梅山革命史馆⭐️

三亚崖州区的梅山一带

曾镌刻下一段荡气回肠的抗日史诗

梅山革命史馆位于崖州区梅山中学内

作为琼南地区重要革命历史展示平台

图源海南史志网

其展厅系统呈现

1936-1950年崖县党组织发展、抗日根据地建设

以及四次关键战役历程

2021年被列为第三批海南省党史教育基地

三亚市梅山革命史馆馆陈记载了中共崖县县委带领人民抗击日寇的历史。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程龙 摄

推开史馆大门

仿佛穿越时空隧道

——泛黄的照片,斑驳的文物,有力的文字……

将人们带回那个风起云涌的革命年代

【历史回放】

1937年初,梅山第一个党支部——中共梅东村党支部成立了。它就像一粒火星,在梅山燃起了抗日救亡的火苗。1939年2月,日军侵占海南,崖县落入敌手。中共崖县县委以梅山为根基,带着全县人民与日寇抗争。1942年6月,一面鲜艳的旗帜在梅山高高飘扬——崖县第一个抗日民主政权“梅山乡抗日民主政府”宣告成立。经过民主推选,孙惠公众望所归出任乡长,黎光宗、孙家琪担任副乡长。这个新生政权犹如黑暗中的明灯,照亮了梅山人民的抗战之路。

⭐️中共琼崖特委琼崖纵队总部旧址⭐️

中共琼崖特委琼崖纵队总部旧址

位于儋州市南丰镇南路49号

是一幢颇具南洋骑楼风格的宅院

位于南丰镇墟的中共琼崖特委、琼崖纵队总部旧址。儋州融媒全媒体记者 羊文彪 摄

中共琼崖特委、琼崖纵队总部旧址门口。儋州融媒全媒体记者 羊文彪 摄

是1945年日本投降后

琼崖革命领导机关的核心驻地

现为海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历史回放】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为了适应战后新形势,领导和指导全岛开创革命斗争新局面,中共琼崖特委和琼崖独立纵队总部从白沙阜龙乡移驻南丰镇,在此旧址内办公,冯白驹和琼崖独立纵队政治部宣传部长罗文洪等领导人在这里与日军促降谈判和与太平洋战区美军司令的盟军谈判,为海南全面抗战胜利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在海南革命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那大基督教堂⭐️

那大基督教堂

位于儋州市那大城区东风路

已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这座始建于1909年、历经百年风雨的西式教堂

儋州市那大基督教堂。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元才 通讯员 朱鼎甲 摄

曾是琼崖抗日战争时期日伪军占领那大时选定的驻扎“宝地”

却也成了最终困住他们的一座“孤岛”

从烧杀掳掠、无恶不作

到弹尽粮绝、丧失斗志

这样巨大的转变就发生在半个多月内

那大基督教堂

是军民围攻那大镇战斗的见证者、亲历者

【历史回放】

1939年4月,日本侵略军入侵儋县(今儋州市)。5月4日,日本海军陆战队与伪军詹松年部侵占琼西重镇那大。为了达到长期侵占那大,进而控制整个琼西的战略目的,日伪军以那大基督教堂为据点,在此地驻有日军100余人及伪军1个中队200多人。1939年10月21日起,驻扎在那大基督教堂的日伪军就没再睡过一个好觉。每到夜晚,群众和民兵就在那大周围吹号角、齐声呐喊、鸣枪放炮,营造出佯攻的氛围。日伪军从睡梦中惊醒,匆忙举枪瞄准,黑夜中却空无一人,于是放下枪继续入睡。没过多久,枪炮声再起,日伪军再度陷入高度紧张状态。这样“不得安宁”的夜晚持续了十余日。1939年10月底至11月初,琼崖抗日独立总队第三大队围攻那大镇敌军并取得胜利。

⭐️美德战斗纪念亭⭐️

美德战斗纪念亭

位于文昌市东路镇的美德村

是为纪念振奋人心的美德战斗

而在战斗旧址修建了一座红色的重檐六角亭

位于文昌市东路镇美德村南边村口的美德战斗纪念亭。海南日报记者 宋国强 摄

周围有椰子树、相思树相映

令人眼前一亮

在纪念亭旁边

还有一块2019年设立的“美德战斗纪念亭”石碑

这里被列为市级烈士纪念设施

现今保存完好

【历史回放】

美德当年地处琼文抗日根据地与日军占领区的边沿,日军在此设立据点,驻防一个中队。日军美德据点与日军潭牛、大致坡两个据点相距七八千米,成为三角形互为呼应,对抗日部队行动形成威胁。1941年7月4日,中共琼崖特委和抗日独立总队决定消灭美德据点日军,歼敌60余人,沉重打击日军。更重要的是,美德战斗使我军的军威大振,进一步激发起琼文地区群众的抗日斗志,促使大批青年踊跃报名参军。

⭐️南阳人民革命斗争纪念园⭐️

南阳人民革命斗争纪念园

位于文昌市南阳村

始建于1953年,1989年迁建于现址

2018年被命名为海南省党史教育基地

南阳人民英雄纪念碑。图源南阳人民革命斗争纪念馆

为了纪念南阳革命老区人民

在革命斗争时期英勇捐躯的人民英雄、先辈英烈而建立

由纪念碑、纪念亭、纪念馆、纪念广场组成

纪念碑碑身正面刻有“南阳人民英雄纪念碑”九个大字

背面镌刻着341位革命烈士英名

南阳人民革命斗争纪念馆。图源南阳人民革命斗争纪念馆

纪念馆通过一系列图片、文字

介绍了南阳地区人民不屈不挠的革命斗争历程

【历史回放】

南阳是海南著名的革命根据地、抗战模范乡。据统计,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南阳地区共有300多位革命同志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献出宝贵生命,遭敌杀害的群众有2000多名,特别是为抗击日本侵略军,有18个村庄被日军焚毁夷平。南阳人民的革命斗争史是血和火谱写的壮烈诗篇。

⭐️六连岭革命烈士陵园⭐️

六连岭革命烈士陵园

坐落在逶迤磅礴的万宁市六连岭山脚下

讲述着从1927年到1950年

琼崖革命“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传奇故事

其中,红军洞的故事最为人津津乐道

万宁六连岭烈士陵园。海南日报记者 袁琛 摄

陵园里有革命烈士纪念碑一座、陈列馆一间

1961年为纪念在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斗争、抗日战争

以及解放战争中牺牲的革命烈士而修建

万宁六连岭烈士陵园的雕塑。海南日报记者 袁琛 摄

来这里

在革命遗址凭吊烈士

看那红旗飘扬下为革命献身的先辈留下的老物件

述说着经久不衰的红色故事

【历史回放】

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占领万宁,肆意杀人、放火、奸淫抢掠,实行“三光”政策,制造“无人村”“无屋村”。中共万宁县委坚决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领导人民开展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1940年6月,由符载质、符明等6位战士组成一支抗日武装短枪队。在抗日群众配合下,这支部队经过半年的打击日、伪、顽的军事行动,扩大了军事影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建成了100多人的第九中队。到1942年夏,这支人民抗日武装力量发展为900多人的第三支队,成为琼崖东区抗日主力军。六连岭根据地成为琼崖东区抗日斗争的大本营。

⭐️美合革命根据地纪念碑⭐️

美合革命根据地纪念碑

位于澄迈县仁兴镇

1999年11月在原美合抗日根据地遗址上重建

2006年3月被定为澄迈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及文物保护单位

美合革命根据地纪念碑。(资料图)

八十多年前

琼崖革命力量聚集在这里

点燃了解放海南岛的星火

昔日的残酷战争已经远去

然而在美合山区的每一座山头、每一条沟壑

都留存下了战士们的足迹

【历史回放】

1940年1月,遵照中共中央的指示和中共琼崖特委第八次扩大会议的决议,冯白驹率领琼崖特委及独立总队部领导机关从琼文地区向西转移,原计划往临、儋、白交界的纱帽岭地区。2月,当部队到达美合地区时,日军已重新占领那大镇,附近地区也为日伪军所控制,琼崖特委经过对当时形势的分析研究,决定在美合建立琼崖第一个山区抗日根据地,“星星之火”从此燎原……

⭐️侵华日军侵琼八所死难劳工纪念地⭐️

侵华日军侵琼八所死难劳工纪念地

位于东方市八所港西南面滨海处

又称八所港“万人坑”

是日军侵华历史的重要罪证

图源东方旅文

纪念地里

矗立着一座高约12米的纪念碑

碑上刻着“日军侵琼八所死难劳工纪念碑”13个大字

碑体上的浮雕刻着抗日战争时期

侵琼日军残忍杀害中国劳工和盟国战俘的历史事件

【历史回放】

1939年8月,日军侵占昌感地区后,为了掠夺海南石碌的铁矿资源和海南西部的珍贵木材资源,诱骗和强抓了三万多名劳工,修建八所港、石八铁路、东方广坝水电站和一些军事设施。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又抓来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印度等国的战俘参与修建工作。至1942年各项工程结束时,诱骗、强征、俘获的劳工和盟军战俘三万多人仅余六千多人幸存。日军将劳工和战俘尸体草草掩埋在八所港西南面滨海处的荒凉海滩地带,形成了白骨累累的万人坑。“八所港万人坑”是日军侵华期间制造的中国三大“万人坑”之一。

⭐️海南铁路博物馆⭐️

海南铁路博物馆

位于东方市八所镇滨海南路

2008年由原海南铁路总公司旧址改建而成

该馆以室内外展区形式

系统展示1886年至今海南铁路发展历程

收藏包括1941年日本造GW97380公务车“美龄号”

等历史机车及设备

每一个老旧的蒸汽机车

都曾见证了海南西部老铁路的艰苦岁月

现设三个室内展馆

其中1号馆

展陈了1886-1949年日军侵华期间的铁路遗存

【历史回放】

1942年3月通车的海南首条铁路,伴随着侵琼日军掠夺海南矿产资源的屈辱历史:1942年3月从石碌开出第一列试运矿车抵达八所,长约52公里的“石八线”,成为海南岛第一条干线铁路。其间日寇先后在海南西线修建起全长240.9公里的铁路,这是一条浸满四万余名中国劳工血与泪的铁路。

⭐️海鸥支队纪念园⭐️

海鸥支队纪念园

位于东方市八所镇老欧村

纪念园中矗立着一座海鸥支队纪念碑

图源东方市旅文局

记述了二战期间

澳大利亚海鸥支队抗击日本侵略的历史

如今

这里已成为中澳共同抗击日本侵略军的历史见证

【历史回放】

1939年9月,中共感恩区委在老欧村成立了琼西地区第一个抗日民主政府。1942年冬,最著名的有澳大利亚海鸥飞行支队的两名战士,他们来到老欧村参加抗日游击队后, 因不幸感染疟疾而牺牲。 老欧村的抗日军民将他们埋葬在村庄东面。2002年,澳大利亚达尔文市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东方市人民政府共同在此修建了“ 二战澳大利亚海鸥飞行队飞行员纪念碑”,并在此建立了占地面积二十亩的纪念墓园。

⭐️死难矿工纪念碑⭐️

死难矿工纪念碑

位于昌江石碌铁矿国家矿山公园

纪念碑正面镌刻“日寇蒋匪统治时期死难矿工纪念碑”15个大字

碑座的一面记述了矿工在日伪时期的悲惨遭遇和多次进行反抗斗争的过程

其余三面刻有反映矿工斗争的浮雕

为悼念在日寇和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死难矿工而建造

昌江石碌铁矿国家矿山公园里的死难矿工纪念碑。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阳秀 摄

这块纪念碑不仅是一处祭奠之地

也是无声的历史课堂

如今这座矗立在矿山公园的石碑

其无声的分量

比任何言语都更震撼人心

【历史回放】

1941年,日寇疯狂掠夺石碌铁矿资源,从大陆和本岛各地诱骗强抓来4万多名矿工。矿工们遭受着残酷的剥削,过着人间地狱般的生活,吃的是野菜、臭饭,穿的是麻包、纸袋,挨饥受饿、衣不蔽体,在死亡线上挣扎。矿工们病死、饿死、打死、烧死、活埋者不计其数,至1945年日本投降时,仅剩下5803人。1957年7月1日,海南铁矿恢复生产,1965年建设矿山公园时特立死难矿工纪念碑,以铭记历史、鞭策后人。

每一处红色地标

都是一座精神的丰碑

八十载岁月如歌

山河不忘英雄色

缅怀先烈,传承薪火

不妨开启一场“红色之旅”吧!

资料来源:南海网、海南日报、中共海南省委党史研究室(海南省地方志办公室)、海口日报、东方融媒等

监制:陈荟蔓

编辑:吉训侦

责任编辑: 吉训侦

推荐阅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966123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