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出精彩 | “新海南人”姜楠:每年守护近2000名骨折老人健康
南海网、新海南客户端2025-07-22 19:36:07
南海网、新海南客户端记者 利声富
88岁、双侧股骨骨折、20年高血压史、脑梗3年……看着病历上一道道难迈的坎,与高龄骨折患者打交道多年的姜楠也不禁皱起眉头。与家属沟通、与同事商讨……为不让高龄骨折患者痛苦,姜楠对着患者张阿婆的病历苦思冥想。
这样的场景,对三亚哈尔滨医科大学鸿森医院骨科护士长的姜楠来说,已是常态,仅姜楠所在的医院,每年前来住院治疗的高龄骨折老人就有近2000人。因此,姜楠被称为是距离衰老最近的人。除了用专业的护理让骨折老人康复,姜楠还要想方设法给患病老人沉重的心情带来一丝暖意,让他们在三亚感受到如阳光般的温暖。
姜楠在护理住院老人。记者 利声富 摄
高龄患者的护理挑战
姜楠是一名“新海南人”,2021年,姜楠通过人才引荐方式,从东北老家来到4000多公里远的三亚,成为三亚哈尔滨医科大学鸿森医院骨科护士长。
护理,对于科班出身的姜楠来说,并不难。但一年护理这么多因各种原因摔伤的高龄骨折老人,姜楠从没想过。
“我们科室的患者都是高龄髋部骨折者居多,且高龄患者往往合并多种基础疾病。这对护理人员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姜楠说。特别那些从北方来三亚过冬的老人,生活中如果稍微不注意,就很容易摔倒。
老人髋部骨折是骨科常见的危急重症,医学上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特别是70岁以上老人,如果摔伤导致髋部骨折,死亡率极高。同时,卧床易引发深静脉血栓、肺炎等致命并发症。面对该挑战,姜楠和团队一起,为住院的高龄骨折患者量身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高龄骨折患者最怕卧床并发症,护理必须做到极致。”姜楠说。
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高龄骨折患者手术完成后并不意味着治疗就结束,而是康复护理新起点,每位高龄骨折患者都要经历漫长而艰辛的康复期。
在一次巡房中,姜楠发现一位90岁的老奶奶双侧股骨折,剧痛让80多公斤的老奶奶根本无法动弹。长期卧床让老奶奶面临着压力性损伤、下肢深静脉血栓、坠积性肺炎等诸多并发症威胁,再加上贫血、脑梗等症状,护理难度可想而知。
翻身、拍背……每天,姜楠为老奶奶护理时,动作轻柔又格外仔细,只为促进老奶奶的血液循环,预防压疮发生。同时,还要按摩下肢,以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
姜楠在护理住院老人。记者 利声富 摄
护理是心与心的共鸣
高龄骨折患者多数行动不便,身体的伤痛加上对康复的担忧,使得他们心理负担过重。对此,姜楠深知患者内心的痛苦与焦虑,也清楚自己每一次贴心护理对患者康复的重要性。
“其实,要做好一名养老护理人员并不容易,不仅需要扎实的基本功,还要充当好子女、心理医生等多重角色。”姜楠说,护理不仅是技术,更是心与心的共鸣,需要医护人员把每位老人当作自己父母一样照顾。
这么多年的护理工作中,让姜楠印象最深的一次,是一位80多岁的候鸟老人。由于子女均未在三亚,老人的摔伤骨折住院期间,一切都是护士们来做。由于焦虑、恐惧、悲观,老人住院期间几乎不与人说话,有时护士问她都没回答,只是躲在病床上唉声叹气,有时偷偷流泪。
“老人缺乏的是家庭般的关爱。”姜楠对护士说。于是,一有空,姜楠就和老人聊天、谈心。渐渐地,老人的话匣子也打开了,她打心里把姜楠当孙儿看待。如今,出院后的老奶奶还偶尔打电话给姜楠嘘寒问暖。
针对三亚冬季不少候鸟老人就医特点,姜楠和团队一起建立了个性、专门关怀机制。面对众多儿女不在身边的高龄骨折老人,她们关怀备至,喂饭、协助处理大小便,尽心为老人排忧。因此,许多住院高龄患者都称他们不是女儿胜似女儿。
南海网版权声明: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