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蓝碳增汇技术、标准及国际路径”论坛成功举办
南海网、新海南客户端2025-07-21 20:25:04
南海网、新海南客户端7月21日消息(记者 蒙健)7月18日,以“新蓝碳、新机遇、新挑战”为主题的2025海南蓝碳论坛在海南陵水盛大开幕。作为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蓝碳增汇技术、标准及应用”分论坛于7月19日成功举办,这是海南蓝碳论坛首次设立标准化专题分论坛,旨在搭建国际化交流平台,深入探讨蓝碳技术、标准及应用路径。此次论坛由海南国际蓝碳研究中心主办、陵水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协办。
海南省举办“蓝碳增汇技术、标准及国际路径”论坛。记者 蒙健 摄
据介绍,此次论坛汇聚了来自国内及挪威、巴西、印度尼西亚等多个国家的专家学者与行业代表,共同聚焦蓝碳发展新趋势,持续推进蓝碳国际交流与务实合作。论坛分为两个部分,在蓝碳增汇技术环节,来自印度尼西亚、巴拿马等国家有关专家及浙江大学、自然资源部南海发展研究院等国内机构的专家,围绕红树林生态修复碳汇评估、人为上升流碳封存、海草床修复等前沿技术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在标准及国际路径环节,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等单位的学者,就大型海藻碳汇评估、蓝碳生态系统调查监测国际标准化等内容进行广泛交流。
蓝碳作为海洋生态系统固碳增汇的核心载体,是应对气候变化的“蓝色希望”。而技术标准在蓝碳发展中至关重要,其不仅是碳储量核算的“标尺”,更是跨国合作的“桥梁”与规范发展的“指南”。与会专家分享了从科学到标准推动海洋碳治理路径探索,为蓝碳技术、标准的完善与国际合作提供了多元视角,助力海南在蓝碳国际合作中发挥更大作用。
记者了解到,海南省在蓝碳技术标准领域成绩斐然。海南构建“本土体系”,通过印发建设方案、筹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地方标准等举措夯实基础;积极参与“国家治理”,推动红树林等管理经验融入国家标准研制;大力推动“多方协同”,依托东寨港等保护区实施生态修复,已修复红树林7.8万亩,珍稀鸟类数量创新高。
海南省市场监管局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持续深化蓝碳技术标准探索,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交流,积极参与国际蓝碳标准制定,为全球蓝碳事业发展贡献海南力量,在国际蓝碳舞台上展现中国担当。
南海网版权声明: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