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公布7批次不合格食品 涉及农兽药残留超标等

南海网、新海南客户端7月20日消息(记者 蒙健)7月20日,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通告,公布了7批次不合格食品情况(2025年第14期)。记者了解到,此次公布的不合格食品涉及农兽药残留超标、食品添加剂超范围超限量使用等问题。

据介绍,近期,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食品安全监督抽检823批次,检出7批次样品不合格。不合格产品包括:

一、农药残留超标问题

五指山阿方蔬菜摊销售的荷兰豆,吡唑醚菌酯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根据规定,吡唑醚菌酯在荷兰豆中最大残留限量值为0.02mg/kg。荷兰豆中吡唑醚菌酯超标的原因,可能是过量使用农药,或者用药后,农药使用的安全间隔期还未到就忙于上市。

万宁万城赖美花蔬菜摊位销售的马铃薯,海口琼山王小蔬菜摊销售的普通白菜(上海青),其中毒死蜱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根据规定,毒死蜱在马铃薯、普通白菜(上海青)中最大残留限量值为0.02mg/kg。毒死蜱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为快速控制虫害,加大用药量或未遵守采摘间隔期规定,致使上市销售的产品中残留量超标。

海口琼山美佳琅水果摊销售的橘(砂糖橘),联苯菊酯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根据规定,联苯菊酯在橘(砂糖橘)中最大残留限量值为0.05mg/kg。砂糖橘中联苯菊酯残留量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为快速控制虫害,加大用药量或未遵守采摘间隔期规定,致使上市销售的产品中残留量超标。

二、食品添加剂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问题

海南周四妹食品有限公司生产、销售的酸笋(酱腌菜),酸豆角(酱腌菜)中二氧化硫残留量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根据规定,二氧化硫及亚硫酸盐(最大使用量以二氧化硫残留量计)在酸笋(酱腌菜)、酸豆角(酱腌菜)中最大残留量值为0.1g/kg。二氧化硫残留量超标的原因,可能是生产加工过程未严格管控原料或为了改善产品色泽而超量使用二氧化硫。

三、兽药残留超标问题

琼海潭门周琴鱼摊销售的花甲,氯霉素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根据规定,氯霉素为食品动物中禁止使用的药品(在动物性食品中不得检出)。花甲中检出氯霉素的原因,可能是在养殖过程中为了快速控制动物疾病而违规使用药物。

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表示,针对上述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产品,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已经采取措施依法予以查处,责令食品生产企业查清产品流向、召回不合格产品、分析原因进行整改;责令食品经营环节有关单位立即采取下架等措施防控风险。并责令食用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开办者查清进货渠道、产地等信息并向相关部门报告;责令食用农产品销售者对不合格产品立即采取停止销售等措施防控风险。欢迎公众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监督,如果在市场上发现有害食品,请拨打12345投诉举报。

责任编辑: 郭微微

推荐阅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966123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