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田水库流域总体水质连续三年保持为优

海南日报2025-07-17 07:46:45

海南日报三亚7月16日电(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周晓梦 郭畅)7月15日至16日,赤田水库流域生态补偿创新实践成果分享会在三亚举行。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从会上获悉,自2021年8月赤田水库流域生态补偿试点工作开展以来,该水库生态环境质量呈现出稳定向好的发展态势。流域总体水质连续三年保持为优,稳中向好趋势明显,水质优级断面比例(85.7%)达历史最好水平。

俯瞰赤田水库。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栋田 摄

分享会以“赤田活水润新章,青山金策兴沃野”为主题,对赤田水库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创新三年实践进行梳理,邀请来自有关省直单位、市县、科研院所等代表,围绕跨地区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治理改革创新的“赤田模式”、赤田水库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水资源优化配置及生活污水治理经验、赤田水库保护区退果还林生态修复实施成效、赤田水库流域生态保护补偿综合效益评估等内容进行分享。

分享会指出,面对赤田水库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生活污染交织,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需求并存的复杂局面,我省坚持系统治理、整体施策,将生态补偿机制与流域综合治理深度融合,以《赤田水库流域综合治理的意见》为纲领,统筹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生活源污染防治、生态修复、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生态环境监管五大领域,形成标本兼治、协同发力,从源头到末端全链条治理体系,有力促进了水环境质量的改善,为全省流域治理、生态补偿、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以及“六水共治”等工作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会上,三亚市人民政府和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签订了新一轮补偿协议。在实地经验分享环节,参会代表还到三亚、保亭等地现场了解赤田水库流域水环境监管平台运行及设备部署、赤田水果品牌打造及减肥减药成果应用、南头溪河口(三亚)生态修复项目成效等情况。

此次分享会由海南省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

>>从治理难题到全国示范样板:海南赤田水库如何守护“一库清水”?【点击查看详情】

曾经,因种植业面源污染突出、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不足等问题叠加,赤田水库流域生态环境一度岌岌可危。自2021年,海南启动流域综合治理试点后,短短三年间,其取水口国控断面水质从Ⅲ类提升至Ⅱ类,实现了从“水质告急”到“清水长流”的蝶变。

赤田水库。海南省生态环境保护宣教中心 杨松 摄

2024年11月,赤田水库流域综合治理入选生态环境部生态补偿典型案例;12月,又入选全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简报典型案例。

  从治理难题到全国示范样板,“赤田模式”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赤田模式”的密码,在7月15日三亚举行的“赤田水库流域生态补偿创新实践成果”分享会上,由政府部门、科研院所代表娓娓道来。

作者: 周晓梦 郭畅
责任编辑: 曾令瑾

推荐阅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966123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