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发布提醒:发热、关节痛 需警惕基孔肯雅热

海南日报客户端2025-07-16 20:59:18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张期望 马珂

近日,广东佛山出现基孔肯雅热本地病例,7月16日,海南省疾控、海口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提示,提醒广大市民要做好防范措施,避免感染该疾病。

基孔肯雅热是什么?

基孔肯雅热(简称“基孔热”)是由一种叫做“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流行于非洲、东南亚地区。基孔肯雅这个名字来源于非洲土语,意思是“屈肢痛”,形象描述患者关节剧痛难忍弯腰走路的样子。

传播方式是什么?

这种病主要靠“花斑蚊”传播——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也是传播登革热的蚊子)。当蚊子叮咬了病人后,病毒会在蚊子体内繁殖(2-10天),这只带毒的蚊子再去叮咬健康人,就会把病毒传过去。所有人普遍易感。但有个好消息:得过一次后,身体通常会产生持久的抵抗力,很少再得。

得了基孔肯雅热会怎么样?

被叮咬后,一般潜伏3-7天后突然发病,典型症状有“三大件”:

突发高烧:体温常突然飙到39℃以上。发烧可能持续1-7天。部分病人会“烧退再烧”(双峰热)。

剧烈关节痛/关节炎:这是基孔热最典型、最折磨人的特征!疼的部位主要是手腕、脚踝、手指、脚趾这些小关节,有时肩膀、膝盖等大关节也会疼。急性期(刚发病时)多个关节会又肿又僵。虽然大部分人1-3周内缓解,但部分人疼痛可能持续好几个月甚至更久,非常影响生活。

皮疹:在发烧后2-5天,超过一半的病人身上会出现疹子。疹子常长在躯干、胳膊腿的外侧、手掌和脚底。样子是红色的小疙瘩或红点(斑丘疹或紫癜),疹子之间的皮肤看起来是正常的。疹子过几天会消退,可能伴有脱皮。

怎么预防基孔肯雅热?

目前还没有专门预防基孔肯雅热的疫苗上市,也没有特效药,主要是对症治疗。因此,预防的关键就在于切断传播途径——防蚊灭蚊!

清除孳生地,消灭蚊子老巢。翻盆倒罐清积水:花斑蚊喜欢在静止的清水中产卵繁殖。定期检查并彻底清理家中和周围环境里任何可能积水的容器:花盆托盘、闲置的盆罐桶缸、废弃轮胎。屋檐排水槽、堵塞的下水道口。废旧瓶罐、塑料袋、一次性饭盒等垃圾。储水容器(如水缸、储水池)要严密加盖,或定期(至少每周一次)彻底清洗、换水。庭院里的树洞、竹筒等能积水的孔洞,尽量用沙土填平。管理好水生植物:养水培植物的,每周至少换水一次,并清洗植物根部和容器内壁。

做好个人防护,谨防蚊虫叮咬。物理防护(防蚊):家里安装纱窗、纱门,并保持完好无损,睡觉时使用蚊帐。在基孔热流行季节或地区,尽量减少在蚊子活动高峰时段(清晨和傍晚)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尽量穿浅色、宽松的长袖衣裤,减少皮肤暴露。

化学防护(驱蚊/灭蚊):使用驱蚊剂:在户外活动时,特别是在蚊子多的时段,将含有有效成分(如避蚊胺DEET、派卡瑞丁等)的驱蚊剂喷洒在暴露的皮肤和衣物上。使用蚊香/电蚊液:在室内,可以使用质量合格的蚊香、电热蚊香液/片来驱赶或杀灭蚊子。

若突发高热伴关节剧痛,请及时就医!蚊虫叮咬后出现发热、关节痛、皮疹,须主动告知医生蚊虫叮咬史和非洲、东南亚等疫区旅居史。

责任编辑: 吉训侦

推荐阅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966123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