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常年蔬菜生产能力培训班在三亚举行 助力“菜篮子”提质增效

南海网、新海南客户端7月16日消息(记者 利声富)16日,2025年海南省农情信息员暨常年蔬菜生产能力培训班在三亚开班。来自海南省农业农村厅、省植物保护站等部门相关负责人,各市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农情信息员、常年蔬菜业务员等参加培训。培训旨在提升海南农情调度管理和常年蔬菜生产水平,推进农业生产安全、高效,助力“菜篮子”提质增效。

7月16日,2025年海南省农情信息员暨常年蔬菜生产能力培训班在三亚开班。记者 利声富 摄

培训采用“理论授课+现场教学”形式进行。理论授课中,来自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南大学、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等科研院所的专家重点培训了水稻、甘薯、花生生长周期指标及测产技术、水稻单产提升技术,常年蔬菜大棚种植土壤改良技术、高产绿色防控技术、综合生产能力提升技术、夏秋季苦瓜高产栽培技术等。同时,还有农情信息员如何科学规范做好粮食产量统计调查、如何规范填报农情调度报表以及耕地种植用途管控政策、撂荒耕地专项任务操作流程等解读。

现场教学中,在三亚市热带农业科学研究院过岭文门常年蔬菜基地、天涯区过岭文门水稻生产基地、吉阳区撂荒耕地整治复耕复种点,与会人员边观摩边学习,通过直观感受和现场交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增强学习效果。

7月16日,2025年海南省农情信息员暨常年蔬菜生产能力培训班在三亚开班。记者 利声富 摄

在过岭文门常年蔬菜基地,先进的悬挂喷灌、水肥一体化等智能节水灌溉系统,“水培与露地复合”的高效生产模式以及依托科技手段实现降本增效、保质稳供的实施情况,让参加培训的人员眼界大开。过岭文门水稻生产基地,不少参观人员表示,其推行“稻菜轮作”,为域粮食安全提供坚实保障的模式以及水稻良种、良法、良技的绿色高质高效的标准化生产技术模式,采用机械化育秧插秧、无人机配方施肥、无人机统防统治、机械化收割服务、机械化秸秆还田利用等多种技术模式,为各市县提高粮食安全生产提供可复制的样本。吉阳区撂荒耕地整治复耕复种点,200亩郁郁葱葱的百香果所在地原是杂草丛生、地块过硬、土地贫瘠、长期撂荒的盐碱地,三亚通过“粮果轮作”轮作模式,采用百香果和毛豆套种方式进行复耕,暨有效恢复土地基本农田功能,保障农业生产能力,又维护生态环境质量,确保土地正常使用后,为各市县解决撂荒耕地提供了思路、途径。

“培训回去后,我们要把所学所悟运用到实际生产中,努力提高常年蔬菜产量和品质,推动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不少参加培训人员表示。

本次培训由海南省农业农村厅主办,三亚市农业农村局、三亚市热带农业科学研究院协办。

作者: 利声富
责任编辑: 韦晓凡

推荐阅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966123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