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抗战英雄谱丨抗日战争时期的吴克之将军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琼崖抗战是波澜壮阔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1939年日军铁蹄践踏琼崖大地,到1945年抗战胜利,在6年多的抗战历程中,琼崖军民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为此,“琼崖史志”特别开设《海南抗战英雄谱》系列专栏,讲述海南抗战史中涌现的典型人物故事,在回望与缅怀中感受共产党人的崇高品质。

抗日战争时期的吴克之将军

吴克之(1911—1985),海南琼山县(今海口市)人。1931年入广东燕塘军校学习。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琼崖抗日独立队(总队、纵队)中队长、大队长、支队长,琼山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中共琼崖区委委员,琼崖纵队副司令员等职。海南解放后,历任海南军区副司令员,南京军事学院训练部副部长、研究部副部长,防化学兵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总参谋部防化部副部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

吴克之(1911—1985)

云龙改编增强全民抗日信心

1938年底,日军为了发动太平洋战争,打通其南北运输线路,不断将侵略战线南移。在广州沦陷之后,琼崖岌岌可危,中共和各界人士迫切要求国共两党团结抗日。时任琼崖守备司令兼行政专员的王毅正深陷内外交困之际,意欲借助琼崖红军力量维持其地位,因此同意共产党提出的地方性和政治上、组织上独立自主的原则,将琼崖工农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广东民众抗日自卫团第十四区独立队”(简称琼崖抗日独立队)。

1938年12月5日,琼崖工农红军游击队在琼山县云龙墟举行改编暨誓师抗日大会,这就是著名的“云龙改编”,整编部队由吴克之统一指挥。虽然当时独立队的武器装备非常落后,都是汉阳造漏底五响步枪和土造单响步枪,服装也比较破旧,但在这次阅兵大会上,看到独立队整齐划一的步伐,斗志昂扬的精神面貌,誓与日军血战到底的决心和气概,让广大的群众增强了战胜日军的信心。

多谋善断,指挥若定,运用游击战和运动战打击日军

云龙改编后,吴克之率第三中队驻在离云龙墟三四公里的多能村练兵。这时,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已经传播到琼崖,吴克之认真学习,并总结琼崖红军游击战的经验加以实施。从班、排、连的列队和战术训练、夜间战斗演习到与各中队联合进行野外演习,都是由吴克之组织指挥。

1939年5月,经侦查发现,驻琼山县永兴墟的一个日军据点仅有一个班驻守,士兵平时防守较麻痹,经常到街上吃喝玩乐。吴克之决定由四中队林天德中队长率七八个战士,化装奇袭永兴日军据点。这次奇袭打死日军5名,缴获步枪5支。

5月间,二大队接到情报,海口市郊长村桥附近,常有十几名日军监督老百姓修路,日军除了一个哨兵外,其余的都将步枪架在一起聊天或打牌。吴克之认为机会难得,当即派四中队的小队长冯振强带十几个战士前去化装袭击。将日军哨兵击毙,其余狼狈逃跑,缴获步枪5支、短枪1支。

同年9月,他率第二大队,配合黄大猷率领的第一大队,在琼山县罗板铺公路伏击日军军车1辆,消灭日军10多人,缴获三八式步枪10多支、轻机枪1挺、子弹数百发。

这是独立总队缴获的第一挺机枪。报经琼崖国民党守备司令部转国民党最高当局蒋介石处,立即得到蒋介石的传令嘉奖。嘉奖令照登在琼崖特委所出版的《抗日新闻》上。消息不胫而走,男女老少皆前来围观,独立总队军威大振。此后,日军行军或驻防都将机枪用铁链锁住,严防再被独立总队缴获。

吴克之指挥的琼山县永兴墟化装奇袭日军、海口长村桥袭击、文昌县东北战斗、大坡战斗、大水战斗、美德战斗和琼山县永标山诱袭战、永龙公路伏击战、大桥截击日军车、少年连化装奇袭澄迈县才坡日军据点等战斗,几乎是屡战屡胜。

1941年3月,国民党顽军保安七团两个连分两路深入罗蓬坡一带,企图偷袭第一支队队部,吴克之亲自率领第一、第二大队投入战斗,反击敌人,经过半个多小时战斗,全歼顽军第八连70余人,缴获捷克轻机枪1挺、长短枪70余支。同时轻装袭击琼东县潭门港日军据点,歼敌10多人,缴获轻机枪1挺、步枪10多支。

同年7月,为拔除日军建立在琼文地区美德村的据点,清除其对琼文抗日根据地造成的威胁。中共琼崖特委和冯白驹决定,由吴克之和马白山为正副指挥,统率第一、第二支队,采取伏击打援的战术,歼灭美德据点之敌。

根据作战方案,由马白山率第二支队的两个大队埋伏于潭牛至美德的公路线上,伏击潭牛之敌;第一支队副支队长林伯熙率一个大队和一个中队埋伏于美德至坑尾坡(此地是三条公路的会合点)的公路线上,伏击美德出动之敌;吴克之亲自率三个大队(缺一个中队)埋伏于大致坡至美德的公路线上,伏击大致坡出动之敌,并居中进行协调指挥。

7月7日早晨六七时,日军30多人乘一辆军用汽车从潭牛前往美德村据点。在行军途中,狡猾的日军发现田地里与往日不同,顿时起了疑心。于是就在离独立总队第二支队设伏地几百米外下了车,并沿着路旁的树林迂回到了独立总队埋伏部队的后面,发现埋伏部队后立即从后面攻击第二支队。顷刻间,第二支队被打乱,只好仓促应战,就地阻击敌人。当时,吴克之突闻枪声并敏锐察觉出不是独立总队对敌伏击的枪声,判断第二支队已被敌军发现打起来了,便急速派出一个中队增援第二支队。不到一袋烟功夫,又听到美德方面枪声骤起,估计也不是独立总队部队伏击枪声。

吴克之感到情况危急,当机立断,趁大致坡敌人尚未出动之际,除留下少量部队向大致坡方面警戒外,急令所掌握的其余部队前往占领坑尾村高地。幸好,先前派出增援二支队的中队,配合二支队击退了潭牛方面的敌人。当吴克之与第三大队长符乙乾率领部队刚到达坑尾村的高地时,美德方面出动的30多名日军也到了,并企图争夺坑尾坡高地,但独立总队部队已先期到达,居高临下,阻住了敌军。这部分日军作战经验丰富,他们在密集的机枪火力掩护下,一次又一次向独立总队坚守的高地发起冲击。吴克之与符乙乾站在一起指挥,符乙乾不幸中弹牺牲。吴克之忍着悲痛,继续指挥部队狠狠还击敌人,把敌人压制于洼地中。同时,命令部分队伍从右侧抄到敌人的左侧后,发起突然袭击。林成率领的第六中队也从美德方向赶到攻击敌人。日军遭受前后夹击,无法抵抗,遂抱着一挺九二式重机枪,仓皇上车向美德据点退缩,又被美德方面的独立总队部队截击,最后全部被歼。

当独立总队部队在坑尾村与敌激战快结束时,日军出动一架飞机支援,但已无能为力。随后又调派潭牛、大致坡、文昌、海口等地的数百名日军,在两架飞机和坦克的配合下前来增援和追击,但这时独立总队部队已胜利撤离战场。

美德之战,是独立总队与日军交战以来规模较大的一次战斗。共歼敌官兵30余人;缴获九二式重机枪1挺、轻机枪2挺、长短枪20多支、掷弹筒2具、子弹2000多发。这次胜利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士气,美德据点之敌慑于被歼灭也撤走了。琼文抗日根据地的一颗大钉子拔掉了。

1942年5月,被称为“红五月”。吴克之率第一支队向文昌县东北地区挺进,袭击翁田日军据点,伏击昌(洒)龙(马)公路的日军,在马(家坡)和锦(山)公路伏击,连续战斗,一日三捷,共歼敌50余名。

吴克之率一支队先后袭击了琼山县灵山、大林、美男、大致坡墟的日伪据点和伪维持会,击毁敌装甲车两辆,歼灭各据点的伪军大部、日军一部,约100余人。

一支队主力西渡南渡江后,吴克之又指挥第三大队在大桥截击9辆军车,经过两个多小时激烈战斗,共毙伤敌人40多名,击毁军车3辆,缴获10多支步枪和一大批军用品,这是继美德之战后第一支队取得的又一次较大规模的伏击战胜利。

吴克之指挥的第一支队英勇善战,屡战屡胜,使敌人闻风丧胆,被誉为“常胜支队”。

避开日军锋芒,开辟儒万山抗日根据地,坚持开展持久战

日军在琼文根据地受到抗日独立总队的狠狠打击后,开始进行残酷的报复扫荡,每到一村一庄,必先烧杀抢掠。野蛮的“三光”政策后,许多村庄成了无人区,琼崖特委和独立总队部西渡南渡江。随后,吴克之率一支队主力也向西转移,在琼山县二区和澄迈县的三区结合地带创建儒万山根据地。儒万山是沟通琼文地区和琼西地区的纽带。

儒万山区是火山岩地貌,有几十个村庄错落其间。当地人为了耕作,将地里的火山岩石块挖起,叠成围墙,层层叠叠,纵横交错,是天然的防御工事。这里没有公路,只有弯弯曲曲的羊肠小路,灌木丛生,遍布着高大的荔枝、龙眼、波罗蜜等果树,易守难攻。

儒万山区有多股土匪,其中最著名的土匪叫“莫歪三”,老百姓称为“三爹”,是长期盘踞琼山县羊山地区的惯匪。初到儒万山,吴克之专门开会研究,统一意见,即要团结“三爹”抗日,又不跟他同流合污。于是主动派人与“三爹”联系,随后“三爹”也派人来跟吴支队长联系。

日军曾多次派兵向儒万山驻地进犯。一次日伪军出动900多人围攻儒万山根据地。天刚亮,日军的两架飞机就在一支队驻地上空不停地盘旋,然后又飞回海口。吴克之当即觉得不对头,立即命令部队加强警戒,在各路口加派岗哨,严防日军偷袭。

果然过了不久,从海口方向又飞来四架飞机,朝着一支队驻地俯冲投弹,部分草寮被炸塌起火。地面敌军的炮火也频繁密集地向驻地发射。吴克之命令战士们分散找好茂密的大树和利用火山石垒成的墙壁隐蔽好,对敌人的挑衅不予理睬。敌机见一支队不予还击,便肆无忌惮地低空飞行,几乎是贴在树梢上飞行,还不停地轮番扫射。

当时日军飞机投下了很多炸弹,地面敌人的炮火也极为密集,有些官兵沉不住气了,要冲出去跟日军拼个你死我活。

吴克之却十分镇静,他知道日军就是想利用他们武器兵力的优势把第一支队主力引诱出来与他们决战,以达到他们彻底消灭抗日主力部队的目的,决不能上他们的当,于是便对各位大队长分析了形势。干部们听了吴克之支队长的分析后,及时把支队长的指示传达给每一个战士,大队以中队为作战单位,中队以小队、班为单位,分散为多路与敌周旋,有效地杀伤了敌人,减少了伤亡。几次战斗下来,进犯的日伪军被弄得晕头转向吃了大亏,再也不敢进犯儒万山了。

独立总队的战士们只要一听说是跟吴克之支队长打仗,都情绪高涨,胆量倍增,信心充足。总队有个不成文的传统,每当打胜仗,部队都要加菜。战士们跟着吴克之经常打胜仗,部队也就经常加菜。大家都说:“跟着吴支队长打仗,又有肉吃了!”

熟练掌握地形环境,灵活运用指挥谋略

吴克之有个习惯,那副缴获的日军望远镜平时总是挂在身上,文件袋、左轮枪从不离身,军用地图总不离手,一有点空闲就看着地图不停地琢磨。

每当部队到达驻地,不管多疲劳,他都要察看地形。哪里有高坡,哪里有深沟,有几条路,都要查看得仔仔细细清清楚楚,这是他打胜仗的保证。

有一天傍晚,吴克之率领部队到一个村庄宿营。天黑后,日军包围了村庄,用密集的火力封锁村口的通道。战士们异常焦急,要求立刻冲出去。吴克之却非常镇静,组织好防御后,便命令战士们立刻躺倒睡下,养精蓄锐。到了下半夜,他起身说:“准备突围。”

有人以为村尾敌军力量会弱些,就说:“我们向村尾突出去。”

吴克之却说:“不,我们向村口突出去。”

部队在吴克之的指挥下,利用他事先观察好的最有利的地形,悄悄地从日军想也想不到的眼皮底下突围出去了。

独立总队在海南岛抗日战争的六年多中,让踏上海南土地的日军深陷战争泥潭不能自拔,而独立总队越战越勇、越战越强、越战队伍越壮大,一直坚持到反法西斯战争的全面胜利。

责任编辑: 曾令瑾

推荐阅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966123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