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智库·市县观察|儋州借中国航海日活动擘画洋浦航运产业发展蓝图
南海网、新海南客户端2025-07-12 18:04:22
南海网、新海南客户端记者 苏桂除
“航向世界,运行未来。”7月12日,借助中国航海日活动在博鳌亚洲论坛国际会议中心举办之际,海南自由贸易港服务对接座谈会(儋州专场)同步举行,来自政府、企业、学界的代表,通过政府部门搭建的这个政企对话高端平台,进行思想碰撞,达成合作,共享自贸港新机遇,共同擘画洋浦航运产业高质量发展蓝图。
儋州专场活动现场。记者 苏桂除 摄
聚焦海南航运优势达成多项投资协议
儋州专场举办的前几天,作为中国航海日科普文化活动的重要一环,全球首艘智能研究与教学实训两用船“新红专”轮刚从海南岛西部深水港——洋浦港来到琼海,并靠泊在海南岛东部的龙湾港,开启海南自贸港建设东西两翼协同发展新篇章,为此次儋州专场推介洋浦港汇聚强大的引力场。
在博鳌举办的儋州专场活动聚焦洋浦国际航运枢纽建设、深化航运产业合作及“中国洋浦港”船舶登记政策推广等方面,吸引了多家多元化航运相关市场主体参会。
会上,海南省交通运输厅、武汉理工大学和湖北东湖实验室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儋州市政府(洋浦管委会)与北京首创财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5家重点企业达成多项投资协议,项目总投资达20亿元,为航运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签约仪式。记者 苏桂除 摄
“我们的实验室拥有新能源船舶充电、智能驾驶、智能煤电网、磁悬浮推进等一系列国际领先技术,具备全系统设计、核心设备研发、系统集成、联调联试能力,还有全产业链的供应体系。这与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发展需求高度契合。”湖北东湖实验室主任助理王炳表示,此次签约的项目主要瞄准海南琼州海峡新能源船舶应用及洋浦港绿色港口、新能源供电网等方向发力。
签约仪式。记者 苏桂除 摄
“此次签约内容涵盖了科技合作、人才培养、人员交流三大核心领域,推进海南航运高质量发展具积极的有促进作用。”海南省交通运输厅科技和信息化处副处长曹贤球说,海南将重点围绕琼州海峡智能行业以及高效运行的行业体系,与湖北东湖实验室开展相关的技术攻关,着力打造航运行业体系方面的研究生实验基地,促进人员交流,建立专家互聘互派机制,推进海南海运体系人才建设。
极简海事审批 各类航运要素加快在洋浦聚集
参会企业嘉宾代表分别从产业实践、法治保障、金融赋能等维度,分析儋州洋浦“政策-制度-资本”协同生态的独特竞争力。
“海运是世界性的,贸易出现争议,需要有海事仲裁来处理。所以,在海南成立海事临时仲裁机构是必要的。”在礼德齐伯礼律师行合伙人李连君看来,世界上公认的四大海事仲裁机构,中国香港是其中一家,海南自贸港有着“零关税”等政策优势,将来会有更多的海上贸易需要专业的法律服务,一旦出现海事仲裁的情况,可从香港的仲裁机构派仲裁员过来处理,两地可形成优势互补,因为(海事仲裁)客户在哪里,法律服务就到哪里。
现场推介。记者 苏桂除 摄
同样,中水集团远洋股份有限公司以落地洋浦的6艘新能源船舶实践为例,揭示海南自贸港以国际船舶增值税退税政策驱动绿色航运转型;招银金租介绍了“跨境租赁+保税登记”的创新模式,现场介绍了部分船舶租赁合作案例,引发广泛关注。
洋浦国际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港航物流部副总经理林亮宇分享了洋浦航运产业发展机遇,为航运企业提供一站式落地服务,并强调未来洋浦将着力吸引各类航运要素聚集,加快提升海南自贸港洋浦航运在全球航运领域竞争力及资源配置水平。
海南海事局副局长武骁表示,近年来,该局全力推进与海南自贸港建设相适应的海事政策制度体系和体制机制建设,先后建立了一系列制度,形成了极简海事审批程序,取得中央编办批复成立海南国际船舶登记管理局,高效办理“中国洋浦港”籍船舶登记。
海南自贸港航运业蓬勃发展
“洋浦港正在全力打造‘双向双枢纽港’,不断织密航线网络、扩大港口‘朋友圈’,同时利用‘中国洋浦港’船籍港等一系列含金量极高的开放政策形成政策高地。”儋州市市长、洋浦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陈阳认为,儋州地处西部陆海新通道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交汇点,拥有洋浦港这一天然深水良港,正在积极布局绿色航运产业,大力发展海上风电等清洁能源,探索船舶用能的绿色低碳转型。着力集聚了多元化航运相关市场主体,形成了完备且充满活力的航运生态。
在航运领域,海南积极创新,出台了一系列极具吸引力的政策。海南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黄澎认为,这些政策的集成创新,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汇聚成强大的引力场,促进了航运要素的快速集聚。如今,超千家航运相关市场主体落户洋浦,"中国洋浦港"船籍港国际船舶总载重吨也有了新突破,这亮眼数据的背后,是海南自贸港航运业蓬勃发展的生动写照。
洋浦如何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与自贸港政策叠加优势,加速构建智慧化、绿色化港口和航运体系?“今年,洋浦港将进一步扩充港口服务产业项目的能力。”洋浦交通港航局局长邵晋宁表示,在航海日上推介洋浦,推出一批成熟的项目,进一步助推洋浦的高质量发展。海南自贸港建设以来,各方要素汇聚洋浦港,港口也从几年前的200万标箱能力,拓展至430万标箱,今年底将实现560万标箱,航线也将从原来的18要增长至62条,船舶登记也极大地提升。下一步,港口将利用新的三年行动方案的各项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市场主体进驻。
海南国际船舶登记管理局局长蔡映红也认为,“中国洋浦港”船籍港的核心优势在于政策优势、便捷高效。该局成立以来,新登记船舶21艘,增幅45.65%,进一步促进资源开发、装备制造、港口服务、金融保险等多个行业的加速集聚。
据了解,本次儋州专场活动以62条航线织就的全球航运网络、1000余家市场主体汇聚的创新生态、15项船籍政策突破的制度型开放实践,彰显了海南"运输往来自由便利"核心政策的落地成效。儋州洋浦正加速建设面向太平洋、印度洋的国际航运枢纽,以航海精神薪火为帆,为全球航运业绿色转型破浪领航。
南海网版权声明: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