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企高管退休后到澄迈支教,她竟在课上哭了……
南海网、新海南客户端2025-07-11 11:48:33
近日,在海南澄迈金安中心学校,一场温暖的告别课上,支教老师丁超身穿170多名同学签名的T恤衫,手捧孩子们的手绘画和写满思念的小纸条,眼眶湿润。这场双向奔赴的温暖,让原本存在于世界地图上的远方,化作了师生心中最柔软的牵挂。
学生签满名字的T恤。通讯员供图
南海网、新海南客户端记者 王小畅 通讯员 王家专 廖孝炳
从国企高管退休后到澄迈支教
丁超曾是北京国企首创环保集团的高管,为美丽中国的碧水蓝天奉献了青春,足迹遍布全国及世界26个国家。
退休后,年过半百的她不甘安享晚年,选择重新出发。为实现少年时站上三尺讲台的梦想,仅用两个半月啃下师范教材,考取小学英语教师资格证书。
“教育是一场温柔的坚持,我想试试能不能成为照亮孩子们心灵的那束光。”在海南希望工程的牵线下,三个月前,她从北京来到澄迈金安中心学校,快速从国企高管转变为乡村支教老师,将国际化视野融入课堂,带孩子们用英语推开看世界的窗。
丁超跟学生们合影。通讯员供图
支教期间,丁超用生动的方式教学:编儿歌帮孩子们记单词,“UK UK 大本钟,USA USA 星条旗”“问多少个说How many, 问多少钱说How much”;和孩子们用鼓点背诵数字“Count, Count, Count with me,Count with me from 1-20”。
她还带孩子们“云游”世界,从美国自由女神像、法国卢浮宫,到意大利威尼斯、丹麦美人鱼等,让孩子们了解各国风情。同时,她告诫孩子们要自立自强,尤其鼓励女孩子靠本领闯世界。
丁超在上课。通讯员供图
三个月里,丁超习惯了每周20节课的节奏,习惯了孩子们的叽叽喳喳,习惯了稻田蛙鸣、公鸡大鹅的叫早,习惯了村子里商贩阿婆的热情招呼,习惯了操场追夕阳,也习惯了澄迈的热与清补凉。
她经历过那些乡村教师常遇到的困难,要提着暖壶、水桶到五楼宿舍,也有批改作业到手腕痛的时刻,但也收获了一份又一份的感动。
有次在海口搭乘顺风车回金安时,司机听到丁超分享自己支教的经历后,敬佩地称赞:“老师,您是有大爱的,海南人民感谢您”,为了表达这份感恩之情,司机不仅将其送到学校,还帮忙搬行李。
播种爱的人收获孩子们纯真的爱
时光飞逝,离别之际,孩子们初上课时的提问仍在耳边:“老师,你几岁啦?”“老师,你为什么跑这么远来教我们呀?”丁超为170多名学生送上北京特色钥匙扣,其中清华、北大徽章最受欢迎,这是礼物,更是希望的种子。
而孩子们的回应同样动人:亲手制作的小礼物、留言卡片、手绘画,还有歪歪扭扭的纸条写着“老师你别走”“老师什么时候回来”,学校老师们的不舍也让她红了眼眶。
学生们的留言。通讯员供图
如今,丁超的行囊里装满了澄迈的阳光与思念。“我曾以为自己是来播种爱的人,现在才发现,反而是孩子们的纯真让我感到了被爱!”
那些钥匙扣和画作,诉说着教育的意义——是跨越山海的相遇,更是心与心永远的联结。
临别前,她加了孩子们的联系方式,三年级二班的阿瑶追着问“朋友”“围巾”等词的英文说法,三班的思妍还给她几年前“读书和不读书,过的是不一样的人生”的朋友圈点了赞。
现在,金安中心学校三、四年级的同学们被问起“为什么学英语”,都会大声回答:“立足海南,拥抱世界。Based in Hainan, Embrace the world”。
“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丁超说,这句话深深教育了她,也让她体会到“教书是职业,教育是使命”,激励着她满怀初心继续前行。
南海网版权声明: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