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 澄迈美合抗日根据地:“星星之火”从此燎原
海南日报2025-07-11 08:29:45
追寻抗战足迹
1940年,琼崖特委、琼崖抗日独立总队领导机关迁至澄迈美合山区,创建美合抗日根据地
“星星之火”从此燎原迹
■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高懿
这是一片红色土地——
以琼崖特委、琼崖抗日独立总队为核心,抗日新闻社、后方医院、军械厂、抗日公学等单位分布四周,各司其职,根据地建设如火如荼;琼崖红色电波传播到党中央,国内外支援琼崖抗日的人力物力财力纷纷汇聚于此。
这是一座战斗堡垒——
当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琼崖大地时,号召人民奋起反抗的呐喊从这里发出,领导各根据地作战的命令从这里发出,一批热血青年、农民、工人积极响应号召,报名参军参战,保家卫国,把革命火种一一传递,直至燎原,照亮琼岛。
这,便是位于澄迈县的美合抗日根据地。
深山里建起根据地
7月10日,在澄迈县昆仑农场西达分场第13队,美合革命根据地纪念碑高高耸立。晴空烈日下,环绕纪念碑的树林哗哗作响,仿佛从遥远时空传来的抗日呐喊声……1940年,为抵抗日军和国民党顽固派的进攻,中共琼崖特委决定在澄迈美合地区建立抗日根据地,为将来向五指山区发展做好准备。
美合革命根据地纪念碑。(资料图)
1940年1月下旬,琼崖特委和琼崖抗日独立总队向西转移。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行军,来到澄迈、临高、琼山(六区)交界处的美合地区,准备停歇几天,再继续向西南山区前进。
计划不如变化快,当琼崖特委和琼崖抗日独立总队进入美合地区时,日军占领了纱帽岭附近的那大镇,附近地区又被日伪军控制。
经过一番实地勘查和反复权衡,琼崖特委决定就地选址,建设美合抗日根据地。
“美合地区最大的优势是粮食丰富,反动统治力量薄弱,特别是早在1927年就开始建立党组织,党的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坚实。”澄迈县委党史研究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美合地区地处琼崖西北部内陆,南依五指山,濒临南渡江,方圆100多平方公里,群山连绵,林木茂密,地势险要,进可攻退可守。
重峦叠嶂的山林让日军和国民党顽固派的大炮坦克犯了难,也让琼崖抗日独立总队的战士们多了道天然屏障。
在确定建立美合抗日根据地后,中共琼崖特委和澄迈县委先后采取一系列积极有效的举措,一方面组织大批优秀骨干配合特委工作,深入美合地区村庄广泛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和团结抗日的政策,宣传建立抗日根据地的战略意义,还通过出版报纸《抗日新闻》,以“通俗化、大众化”的方式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和根据地建设情况。
另一方面,建立中共美合特别区委员会,强化地方基层组织建设,并组建一支半脱产农军中队,由特委直接领导。为加强美合地区的党组织和抗日团体建设,相继成立排田坡、走马等12个农村党支部,建立抗日群众团体20多个。
军民携手共前行
美合抗日根据地建立以后,琼崖特委驻美合村。琼崖国民党当局不断加快反共步伐,为实现“反共灭独”的罪恶目的,悍然撕毁国共合作协议,停发琼崖抗日独立总队军饷。同时,由于日军对抗日根据地实施严密封锁,美合抗日根据地军民生活陷入极其困难的境地。
对此,琼崖特委遵照中共中央关于“应作长期坚持计划,丝毫也不要依赖国民党发饷,依靠人民筹给,可求助于华侨”和“一切要自力更生”的指示,号召根据地军民充分利用美合地区有利的自然条件,自己动手,开展军民大生产运动。
号召一经发出,军民积极响应,迅速掀起自给自足的大生产浪潮。
琼崖特委在根据地开展一系列发展生产行动:推行“三七”减租的土地政策,鼓励当地群众开种荒地,大力种植水稻、大豆、番薯等作物,减轻农民负担;建立贸易委员会,印制临时货币流通券,开辟集市,并在根据地内和各个游击区收购椰子、槟榔、糖条、山柚油等土特产,销往各地,换取纸张、药品、布匹等生活、医疗物资;通过采取自愿合股投资方式,发动群众兴办美合供销合作社,开设商店、茶馆,供应咖啡、茶饮等,满足军民日常生活需求。
此外,部队军械厂除生产武器、维修军械外,还维修农具,并制造一批农具,支持根据地大生产运动。
至此,战士们和乡亲们一起在这片山林里开荒种地,建立起医院、报社、学校、机械厂……冯白驹、庄田、李振亚、王白伦等领导干部与战士们一起开荒种菜,整个根据地的大生产运动开展得热火朝天。
随着抗战的深入,美合抗日根据地承担的责任也多了起来。
1940年7月,在美合抗日根据地内,琼崖特委以延安“抗大”为模式,创办琼崖抗日公学,由冯白驹担任校长,还组织一套完整的管理机构和精干的教师队伍,吸引来自各市县的爱国青年、知识分子、教育工作者以及部队一些优秀战士入学。
为琼崖特委、独立总队向西转移打下基础
1940年12月15日,国民党琼崖当局置抗日大局、民族大义于不顾,纠集3000余人向琼崖特委、琼崖抗日独立总队驻地美合村猖狂进攻,企图消灭琼崖人民抗日武装。
拂晓,枪声惊醒了美合村。
随后,美合抗日根据地保卫战全面展开,多支企图从各个方向攻入根据地的国民党顽军被屡次击退,其中,从仁兴向美合进犯的顽军第三营进至吕宋村时,遭遇顽强阻击,被迫退守,其偷袭企图受挫。
鉴于独立总队部署分散,一时难以集中优势兵力对进犯之敌实施歼灭,为保留有生力量,特委总部决定部队主动撤出战斗,同时成立美合留守处,负责安置伤员治疗,收容失散人员和协助地方党组织发动群众,继续坚持斗争。
在美合保卫战中,根据地人民群众及地方武装队伍积极主动配合作战,独立总队各路部队英勇顽强斗争,先后多次打退国民党顽军的猖狂进攻,从而有效粉碎国民党顽军企图一举摧毁琼崖特委、独立总队领导机关和消灭西路部队主力的险恶计划。
尽管美合抗日根据地存在时间不足一年,但根据地的建设为中共琼崖力量向西线转移打下了基础,在琼崖革命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美合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对琼崖特委领导和推进全琼抗日游击战争深入进行,起到了积极作用。
岁月流逝,那一段激情岁月,已永远地定格在这片青山迈岭中。
为铭记历史,1999年,澄迈县委、县政府在美合村附近建起美合革命根据地纪念碑。2006年3月,纪念碑被定为澄迈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及文物保护单位。
时至今日,澄迈各个单位常在“七一”或清明节前后组织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和青年学生前来祭扫和凭吊先烈,琼崖纵队老战士的后人也常常来访根据地遗址,缅怀先辈们的英勇故事。
(海南日报金江7月10日电)
南海网版权声明: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