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航海 向新图强 | 海南国际航运网络实现多维度突破

南海网、新海南客户端7月10日消息(记者 谭琦)记者从2025年中国航海日活动新闻通气会获悉,为实现“运输来往自由便利”目标,海南正全力打造面向太平洋、印度洋的国际航运枢纽,国际航运网络在海南实现多维度突破。

据介绍,截至2024年底,全省已形成以洋浦港为国际枢纽港、海口港为全国主要港口,八所港、三亚港、清澜港为地区性重要港口的“四方五港”格局。全省建成生产性泊位155个,其中万吨级泊位86个,设计年通过能力2.8亿吨。洋浦区域国际集装箱枢纽港扩建工程一期进入冲刺阶段,4个20万吨级泊位即将投产,届时可满足全球最大集装箱船的靠泊需求,集装箱年通过能力将跃升至550万TEU,为国际航运枢纽建设筑牢根基。

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记者 李昊 摄

截至2025年6月,全省稳定运行集装箱班轮航线72条,覆盖全国主要港口,逐步形成了“兼备内外贸、通达近远洋”的航线新格局。2024年洋浦港内外贸航线达50条,货物吞吐量6400万吨、同比增长10.3%,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00万标箱,同比增长9.2%,首次跻身中国港口前20强,航运国际化水平显著提升。

“中国洋浦港”船籍港制度释放强劲动能,已登记国际船舶64艘、总载重吨635万,居全国前列,累计为新造船舶退税4亿元、外籍船舶免税超11亿元,吸引近千家航运企业集聚。

在航运新质生产力方面,海南以智慧赋能、绿色转型、制度创新为抓手,打造海南自贸港航运新质生产力实践地。在基础设施绿色化改造方面,2025年底前全省港口岸电设施将实现全覆盖,洋浦港试点“风光储充”一体化项目,力争2027年港区“绿电”占比突破90%。在制度创新方面,海南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航运开放政策体系,扩大“国际中转”业务试点范围,推动船舶、船员、资金等航运要素跨境自由流动。通过打造航运领域“极简审批”样板,推出“航运企业服务包”等举措,努力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航运服务生态圈。

作者: 谭琦
责任编辑: 符金花

推荐阅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966123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