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呼吸急促、声音怪?警惕喉炎/喘息!家庭应急处理与就医信号

健康科普2025-07-09 11:19:25

亲爱的家长们,当宝宝呼吸时发出奇怪的声音,或是小胸脯急促起伏时,那份揪心我深有体会。作为儿童急诊医生,我深知呼吸问题最能牵动父母的神经。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两种常见的儿童呼吸道急症——喉炎和喘息,掌握关键的家庭应对策略,让您在关键时刻不慌张!

一、声音里的警报:喉炎与喘息大不同

宝宝的呼吸道就像一棵倒着生长的"小树苗"。喉炎和喘息虽然都影响呼吸,但"发病楼层"不同,发出的"警报声"也截然不同:

1、"犬吠"来袭:急性喉炎(多由病毒感染引起)

攻击楼层:主要攻击"树苗"的树干上部——喉部(特别是声门下区),引起喉头黏膜水肿,气道变窄。

独特警报音:

犬吠样咳嗽:像小狗叫一样"空空空"的干咳,极具特征性,夜间常加重。

声音嘶哑:哭声或说话声变得沙哑,甚至失声。

吸气性喉鸣:吸气时发出高调、刺耳的"鸡鸣样"或"哨音"。

高发人群: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最常见,秋冬季节高发。

2、"哨音"呼啸:喘息(常见于哮喘、毛细支气管炎等)

攻击楼层:主要攻击"树苗"的树枝末端——细支气管,因炎症、痉挛、黏液堵塞导致管腔狭窄。

独特警报音:

呼气性哮鸣音:呼气时(特别是用力呼气时)发出的持续性高调哨笛音("咝咝"声或"嗯嗯"声),有时靠近宝宝胸口或背部就能听到。

呼吸急促、费力:宝宝呼吸频率明显加快,看起来呼吸很累。

伴随症状:可能伴有咳嗽(常为阵阵干咳或带痰)、胸闷、活动耐力下降(玩一会就喘)。

简单记忆:

喉炎 = "狗叫" + "沙哑" + "吸气鸡鸣" (吸气困难更明显)

喘息 = "呼气哨音" + "呼吸快累" (呼气困难更明显)

3、火眼金睛:在家评估宝宝呼吸状况的"信号灯"

宝宝不会说话,呼吸状态就是他们的"语言"。学会观察这些关键信号至关重要:

绿灯(轻度 / 密切观察):

喉炎:偶有犬吠样咳嗽,声音稍哑,安静时呼吸尚平稳,玩耍或哭闹时稍有喉鸣,精神食欲尚可。

喘息:活动后或夜间偶有轻微哨音,呼吸稍快,但安静时可缓解,精神反应好。

行动:保持观察,尝试家庭缓解措施(见下文),注意有无变化。

黄灯(中度 / 需警惕,考虑就医或咨询医生):

喉炎:

频繁犬吠样咳嗽,声音明显嘶哑。

安静时也能听到吸气性喉鸣。

呼吸稍快,但尚平稳。

宝宝显得烦躁或不如平时活泼。

喘息:

安静时也能听到明显的呼气性哮鸣音。

呼吸频率明显加快(参考下表),呼吸费力,能看到轻度三凹征(吸气时锁骨上窝、胸骨上窝、肋间隙轻微凹陷)。

玩耍减少,容易疲倦。

夜间因咳嗽喘息影响睡眠。

行动:立即实施家庭应急处理,同时尽快联系医生或前往医院评估,尤其是首次发作或病因不明时。

红灯(重度 / 紧急!立即就医!):

喉炎/喘息共同危险信号:

严重呼吸困难:呼吸极度急促费力(参考下表),明显三凹征(凹陷很深),小鼻翼剧烈扇动。

缺氧表现:口唇、指甲床发青发紫(紫绀),面色苍白或灰暗。

精神异常:烦躁不安难以安抚,或精神萎靡、嗜睡、反应迟钝、意识模糊。

无法说话/进食/饮水:因严重呼吸困难导致。

安静时喉鸣/喘鸣音异常响亮或突然减弱/消失: 这可能是气道极度狭窄甚至濒临完全堵塞的危险信号!

伴随高热、惊厥或其他严重症状。

4、儿童呼吸频率警戒线 (安静状态下):

< 2月龄:> 60次/分钟

2月龄 - 1岁:> 50次/分钟

1岁 - 5岁:> 40次/分钟

> 5岁:> 30次/分钟

(数满1分钟,胸部或腹部明显起伏算1次)

二、家庭应急"安心包":关键时刻能缓解

若宝宝出现轻度或中度症状(黄灯),在寻求医疗帮助的同时,可尝试以下方法缓解不适:

1. 保持冷静,安抚宝宝:

父母的恐慌会传染给宝宝,加剧哭闹和呼吸困难。深呼吸,用平稳的声音安抚:"宝宝不怕,妈妈/爸爸在这里,我们一起慢慢呼吸。"

2. 湿润气道(尤其对喉炎有效):

浴室蒸汽疗法: 关闭浴室门窗,打开热水龙头(避开宝宝防烫伤),让充满温暖湿润蒸汽的环境持续10-15分钟。抱着宝宝(非直接淋浴)在里面待着,有助于缓解喉部水肿。(注意安全!全程看护!)

冷湿空气(部分喘息可能有效): 对于某些由冷空气诱发的喘息(如运动性哮喘),在做好保暖(如裹好毯子)的前提下,短暂开窗呼吸几口凉爽空气可能有助于扩张气道。(此法有争议,需谨慎,观察宝宝反应,无效则停用)。

3. 调整体位(尤其对喘息有效):

让宝宝坐直或半卧位(用枕头垫高上半身约30-45度),这有助于肺部扩张,减轻呼吸困难。避免完全平躺。

4. 保证液体摄入:

鼓励宝宝少量多次饮用温水或奶(如果愿意喝)。保持喉咙湿润和体液充足很重要。避免强迫。

5. 避免刺激物:

远离烟雾(绝对禁止吸烟!)、香水、粉尘、冷空气直吹等可能刺激呼吸道、加重症状的因素。

重要提醒:

这些措施是缓解不适的辅助手段,不能替代医疗! 尤其在中重度情况下。

不要盲目使用镇咳药! 咳嗽是清除分泌物的保护反射,强行镇咳可能有害。

不要在家自行使用成人药物或未经验证的偏方!

三、常见误区避坑指南

1.误区:声音哑、咳嗽像狗叫,一定是"上火"或"着凉",在家喝点止咳糖浆就行?

真相:急性喉炎是喉头水肿,可能迅速进展导致窒息!"犬吠咳"和声音嘶哑是紧急信号,绝不能轻视! 止咳糖浆对喉炎无效,且可能掩盖病情。

2. 误区:宝宝喘就是有痰卡住了,赶紧拍背!

真相:喘息是气道狭窄痉挛发出的哨音,并非单纯有痰。用力拍背对缓解喘息无效,反而可能增加宝宝不适和耗氧。 正确做法是保持宝宝舒适体位,保持气道湿润通畅。

3. 误区:喉炎/喘息发作时,赶紧抱着孩子往医院冲,越快越好!

真相:对于严重呼吸困难(红灯信号)的宝宝,保持相对安静、避免哭闹挣扎非常重要!在前往医院的途中,务必继续安抚宝宝,尽量维持其坐姿,避免包裹过紧束缚胸腹呼吸。 可提前电话联系医院急诊说明情况。

4. 误区:宝宝喘过一次,以后就是哮喘了?

真相:婴幼儿喘息原因多样。第一次喘息最常见的原因是病毒感染(如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引起的毛细支气管炎)。只有反复发作,且有特应性体质(如湿疹、过敏家族史)等,才需考虑哮喘可能。需由医生综合判断。

四、防患于未然:减少发作风险

接种疫苗:按时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虽然不能预防所有喉炎/喘息,但能减少相关严重呼吸道感染风险。

远离诱因:

避免接触烟雾: 绝对无烟环境。

识别并回避过敏原: 如尘螨、宠物皮屑、花粉(对过敏体质宝宝)。

注意保暖,避免冷空气直接刺激。

增强体质:均衡饮食、充足睡眠、适度户外活动。

良好卫生:勤洗手,流感季节少去人群密集场所。

哮喘宝宝:务必在医生指导下规律使用控制药物(如吸入激素),并随身携带急救药物(如沙丁胺醇气雾剂+储雾罐),家长熟练掌握使用方法。

结语:

宝宝的每一次顺畅呼吸,都是最动听的乐章。掌握识别与应急知识,您就能在呼吸道警报拉响时,为宝宝筑起第一道生命防线!愿所有宝贝呼吸无忧,健康成长!


作者: 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急诊科 发热门诊 主治医师 黎冠花
责任编辑: 符慧华

推荐阅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966123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