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 木排革命根据地人民英雄纪念碑:琼西人民抗日斗争的见证

海南日报2025-07-09 07:55:56

■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梦晓

踩在斑驳的石砖上,穿过两侧的青葱柏树,花岗岩砌成的木排革命根据地人民英雄纪念碑庄严屹立。碑上一颗红星夺目,在湛蓝的晴空之下,越加耀眼——

7月7日,在儋州市和庆镇木排村木排革命根据地烈士纪念园内,修建于40年前、高达6.6米的纪念碑,见证了海南人民的坚强不屈和伟大抗争。

正是以木排村为中心建立的木排革命根据地,成为琼西人民抗日斗争的大本营。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琼西军民携手抗日,用生命筑起了不朽的丰碑。

势在必行

木排革命根据地因时建立

“创建一块进可攻、退能守,且接近五指山区的抗日根据地,以领导全岛军民坚持长期抗战,成为当时一件紧迫的事情。”中共儋州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黎开荣在谈到木排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时说,建立木排革命根据地对整个琼西的抗日斗争具有战略性、政治性和全局性的历史意义。

时间回到1939年2月,琼崖抗日战争爆发,海南岛上炮火连天。为了更好地反对侵略、保卫家园,在琼西建立抗日根据地势在必行。

位于木排村的歃血结盟纪念园里,矗立着歃血结盟五人雕塑像。特约记者 吴文生 摄

这是因为琼文抗日游击根据地地处日军重兵把守的公路交通线之间,且受偏居琼岛东北地势平坦等诸多因素影响,不利于开展持久的抗日斗争和指导全岛抗日,因而必须因时因地建立一处新的抗日根据地。

1939年11月,琼崖抗日独立总队第三大队攻克那大镇,向琼西地区转移,建立山区根据地的条件已经具备。琼崖特委决定在澄迈、临高、儋县3县交界的一带山区建立大南区抗日根据地,指定谢凤安、符志行、王茂松等3人负责筹建。

经过半年艰苦细致的工作,1940年6月10日,琼崖特委直属中共大南区委在和祥乡武教村正式成立,下辖武教、巴总、罗便等10个党支部,抗日根据地建设初具规模。在此基础上,1941年9月18日大南区抗日民主政府宣告成立,逐渐形成了以清平乡木排村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同时成为琼崖特委和琼崖抗日独立总队部驻澄迈美合根据地的外围据点,起到保护琼崖特委总部的作用。

1940年12月“美合事变”后,木排革命根据地发展成为琼西抗日大本营。

黎开荣介绍,1940年12月,国民党顽固派蓄意制造了震惊国内的“美合事变”,琼崖特委、琼崖独立总队部及特务中队、医院、机械厂和琼崖公学800余人突围后,先是来到木排抗日根据地短暂休整,然后向琼文地区转移。

直至1942年6月,琼崖特委决定成立琼崖抗日独立总队第四支队,由马白山任支队长,以增强琼西抗日的军事力量,原驻木排的琼崖抗日独立总队直属特务第二、第三中队,改编为第四支队第二大队,琼崖抗日独立总队第一、第二支队在抗日斗争中也经常往来活动于木排范围内。

不停斗争

抗日根据地不断巩固与发展

烧光、杀光、抢光——时至今日,人们都无法忘记日军当年的罪行。当时,以木排为中心的大南区根据地,被日军视为心腹大患,遂施行烧光、杀光、抢光政策,组织兵力对木排革命根据地的村庄进行“扫荡”。

1940年10月,日军在汉奸张运天的带路下,突然包围清平乡罗便村,以发“良民证”为借口,威逼来不及进山躲避的部分群众,集中到该村村民羊忠威家大院里,然后用机枪扫射,80余名无辜群众被杀害。

木排革命根据地人民英雄纪念碑。(资料图)

在日军的多次“扫荡”中,光古、木排、番长、武教和罗便等数十个村庄的房屋全被烧毁,被杀群众达500余人。

面对侵略者的暴行,木排革命根据地的人民前仆后继,奋起英勇抗战。特别是第四支队成立后,根据地人民的抗日斗争如虎添翼。

1942年6月,第四支队第二大队大队长符志行组织一支11人的突击队,在巴总桥伏击日军军车1辆、击毙日军10余人、缴获机枪1挺、步枪5支、短枪1支和一批弹药。

1943年6月8日,第四支队第二大队从木排出发,计划袭击兴贤乡日伪军据点。因当夜狂风暴雨,部队行军到达迈格村时已微亮,行踪被日军察觉。9日上午,日伪军围攻迈格村,经过激烈战斗,毙伤日军驻长坡分遣队指挥官长谷川和松本八郎等60余人,我军则趁夜突围。大队长符志行英勇顽强指挥,战绩显著,因此获独立总队颁发特别奖章一枚。

随着抗日斗争的进一步深入,在巩固木排革命根据地的基础上,我党、政、军开辟了四里根据地和儋白边区根据地,为最后夺取琼崖抗日战争的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

抗日战争胜利后,我军接着与国民党军队较量。木排人民克服种种困难,粉碎国民党军多次“清剿”,力保根据地不失。

铭记时光

木排革命根据地青翠依旧

“木排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巩固和发展,在琼西抗日斗争中,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在黎开荣看来,木排革命根据地的建立首先打开了琼西抗日斗争的大好局面。

黎开荣认为,建立木排革命根据地,实现琼崖特委和独立总队部从琼文抗日根据地向琼西转移的战略目标。而在“美合事变”后,琼崖特委和独立总队部经木排革命根据地安全转移。木排革命根据地也为建立五指山革命根据地创造了条件。

第二则是开创了琼西抗日斗争的政治局面。在琼崖抗日斗争初期,木排革命根据地建立了区、乡两级抗日民主政权,抗日斗争进入相持阶段,县级抗日民主政权相继成立了儋县联乡办事处、临儋联县办事处、儋县抗日民主政府、临高县抗日民主政府,领导两县人民进行长期的抗日斗争。

与此同时,木排革命根据地的建立还为琼崖抗日的胜利创造有利条件。木排革命根据地是中共琼崖特委在琼西地区创建的第一块抗日根据地,是琼西抗日大本营,对那大的日军据点构成重大威慑。木排、四里、儋白边区抗日根据地连成一片,儋县、临高、白沙三县的民主政权连成一片,占据了斗争的大好形势。

为了用党的历史教育人、启迪人、感化人、鼓舞人,1985年,当时的儋县和临高县政府出资建设了木排革命根据地烈士纪念园,其中便包括木排革命根据地人民英雄纪念碑。

2018年,这里被命名为“儋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而今,园内常年松柏青翠,亦如那段没有褪色的革命岁月,讲述着抗日军民的伟大故事。

(本报那大7月8日电)

作者: 刘梦晓
责任编辑: 王思畅

推荐阅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966123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