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一中:合作办学赋能老校革新 协同发展铸就教育新篇
南海网、新海南客户端2025-06-25 21:16:04
南海网、新海南客户端记者 李绍远
6月24日,在儋州市召开的全市教育大会上,儋州市第一中学获评“2024年度儋州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荣誉是成绩的缩影。2022年,在儋州市委、市政府以及儋州市教育局的指导和支持下,儋州市第一中学与重庆巴蜀中学合作办学,作为全省唯一的老牌学校托管项目,优质资源的引入为学校发展注入了源头活水,走出了一条老校革新、稳步提升的特色发展之路。
儋州一中大门。学校供图
以合作办学为支点,提升学校治理效能
合作办学主要办什么?
儋州市第一中学校长的涂家文坦言,合作办学主要聚焦于教育资源共享、管理经验借鉴以及教学模式创新。通过与重庆巴蜀中学的深度合作,儋州市第一中学不仅引入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还共享了巴蜀中学优质的教育资源,包括课程设置、教学资料以及在线教育平台等。同时,两校在管理上的交流与合作,也极大地提升了儋州一中的治理效能,使得学校在教育质量、师资力量、学生综合素质等多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
如今,巴蜀中学专家团队每月到儋州一中或线上组织交流活动,覆盖教育教学、德育管理、体艺发展等全领域,并向全市开放;引入“巴蜀云校双师+项目”,成立12个双师班,与重庆巴蜀中学实时同步上课、同步教研、同步评价,实现优质资源全领域、全天候覆盖。
儋州一中课堂教学现场。学校供图
以派驻团队为引领,锻造优质师资队伍
合作办学项目的实施,为儋州一中的老校革新注入了强劲动力,也为当地乃至全省的教育协同发展树立了新的典范。目前,两校之间搭建了“云教研平台”,实现12项教学教研同步,开展联合备课、同课异构活动86场,形成优质资源3000余个。
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是社会各界评价的晴雨表。儋州市第一中学副校长严鹏介绍,合作办学以来,儋州一中推行课堂革命“四必查”,推行教学教研“四部曲”即开展创新课堂大赛、命题能力大赛、解题能力大赛和教学设计大赛;以及“五有、四化、九动”教学改革后,教师专业成长显著,两年来,共计16名教师获评省级骨干教师,57名获评市级骨干教师,教师主持省级以上课题8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7篇,获国家省市级一等奖论文85篇,在国家级、省级和市级教学比赛中获奖45项。
儋州一中校园一角。学校供图
以学生发展为核心,推动质量持续突破
涂家文介绍,在教育教学方面实行“两条线”同时走。一是提高教师水平,二是以学生发展为核心,推动质量持续突破。为此,学校给学生提供了多元赛道,开设“巴蜀双师班”“强基计划班”“学科竞赛班”“清华美术班”等特色班级,构建订单式、多元化发展路径,实现学校办学质量显著提升;同时重视全面发展,除了统考学科,学校还开发劳动实践、心理健康等校本课程45门,成立科技创新社等46个学生社团。近三年,儋州一中学生获省级以上体艺赛事奖项100余项;其中,儋州一中“纸绳艺术工作坊”在2024年全国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荣获海南省唯一的一等奖,儋州一中男子足球队荣获2025年海南省首届青少年校园足球“满天星”训练营联赛冠军。
儋州一中师生课外教学现场。学校供图
以集团化办学为抓手,辐射区域教育发展
2023年4月,儋州市教育集团化办学推进会召开,首批成立儋州市第一中学等8个教育集团,儋州一中教育集团作为核心校,辐射引领儋州市松涛中学、儋州市儋耳实验学校、儋州市第四中学、儋州市第六中学4所成员校。
其中,儋耳实验学校、松涛中学在儋州市第一中学党委统一领导下,实施校长负责制,走融合型发展道路;四中、六中则与集团核心校采取共建型发展模式,形成“主题多元,分轨运行”的特色管理机制。
涂家文说,儋州一中集团化办学,打破校际壁垒,实现教学资源、管理经验、师资力量等全方位共享,以及制度、标准、考核等多维度统一,形成“激励导向,双向奔赴”的良性互动格局。截至目前,集团校内累计选派60余名骨干教师到成员校支教,开展联合教研活动120余场,共享优质课程资源500余节。各成员校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升,中考均取得突破性进展。
教育革新,道阻且长,唯有行而不辍,方能行稳致远。涂家文说,合作办学让儋州一中焕发新生。但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事业,需要持之以恒。未来,儋州一中将继续深耕教育改革,擦亮“责任立校、质量强校、文化兴校”品牌,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一中智慧”与“儋州方案”让更多儋州学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南海网版权声明: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