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学四年 临别之际他给海口拍了张4.5亿像素的“证件照”

南海网、新海南客户端6月25日消息(记者 周静泊)“捉紧生命浓度,坦白流露感情和态度,停下时光静止衰老……”6月21日,陈奕迅在海口五源河体育馆唱出动人字句。

同样在6月,余宗恒拍下了一张4.5亿像素的海口全景照片。在海南大学完成4年本科学业后,他在即将启程前往人生下一站前,用镜头定格了自己的独家记忆。而这张他送给海口的“毕业照”,又顺着网络分享,温暖着海南游子的心。

海口全景。受访者供图

6月7日,一个寻常的周六中午。海南大学应用物理学的大四“准毕业生”余宗恒午觉醒来,一个想法突然“闯”入了他的脑海。

“我是一个念旧的人。”余宗恒有一个小众的爱好——闲时,他常打开在线地图,定位到儿时住过的城镇,从卫星地图里翻找生活留下的雪泥鸿爪、草蛇灰线。

“过去十几年,中国发展太快了。有一天,我看地图的时候就发现,小时候和爸妈住了七八年的出租屋,已经被推倒重建了。”余宗恒说,这几年,海南自贸港建设如火如荼,日新月异,而他即将离开生活了4年的海口,前往成都继续求学。当他下一次再回到这座城市的时候,现在熟悉的教学楼、宿舍、南门小吃街,很可能早已随着城市更新“改头换面”,曾经的生活痕迹随着不断模糊的记忆一起慢慢消失。

带着这份“害怕”与不舍,余宗恒翻身下床,穿衣出门。他要给海口拍一张“证件照”。

给一座城市,拍一张“证件照”,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

首先,得找一个能俯览全城的地方。

为了寻找合适的拍摄地点,余宗恒先上了学校高楼的天台,但爬了几座楼后,他发现,身处城市之中,“难识庐山真面目”。于是,他决定,到海上去。

“后来我是把无人机飞到海甸岛和万绿园之间的海面上,用长焦拍摄了上百张照片,最后挑选了约70张拼接成这张全景图。”余宗恒说。

拍摄,余宗恒用了一下午,而后期制作,则花了他一整天的时间。

“城市的部分,软件算法可以识别细节自动拼接,但天空和海面这种细节高度雷同的部分,就得自己手动来了。”这是余宗恒第一次拍摄体量这么大、精细度这么高的全景图,从拍摄、拼接、修图到导出,他边学习、边摸索,给自己的第二故乡拍摄了这张满载回忆的作品。

海口的朝霞和晚霞是余宗恒时常拍摄的题材。作为物理专业的学生,在余宗恒看来,摄影是追寻光的过程,也是对自然规律的观察和体验。受访者供图

“这张照片,记录了我和同学散步谈心的世纪大桥、骑着单车看日落的白沙门公园、吃过猪脚饭的骑楼老街、拍晚霞的天空之山……”在余宗恒眼中,海口既有海滨城市的悠闲浪漫,又有省会城市的发展活力,每一段风景都串起一段美好的回忆。

“朝霞晚霞就像太阳的指纹,每一天都不重样。”太阳发射出的电磁波在昼夜交替之时,从低角度经大气散射后留下的绚烂霞光,在余宗恒这个理科生眼里有着别样的浪漫。受访者供图

6月19日,余宗恒在B站分享了用这张海口全景照片制作的短视频,网友除了点赞、分享外,还有不少人留言,向他“求原图”。面对网友的请求,余宗恒干脆直接把原图的网盘链接置顶在留言区,让大家“自取”。

余宗恒在文昌木兰湾拍摄的银河。受访者供图

“很多在省外工作的海南人,看到照片后给我留言,说很想念家乡,这种滋味我太懂了。”余宗恒说,想不到自己一点小小的分享,能帮别人缓解思乡之情,这让他既开心又深有感触。同时,他也希望能通过自己的作品,让更多人看到海口的城市景观、热带风情,看到海口蓬勃发展的一面。

“在海南大学的4年里,我从一个来自四川山区敏感自卑的孩子,蜕变成骑车环岛的旅行者、用镜头捕捉自然定格时代的记录者、钻研知识探究科学的探索者,这是我人生中一段难忘的时光。”余宗恒表示,这张照片是他送给海口的“毕业照”,也是他青春的存档。现在,他将带着这份美好的记忆,开启他下一段人生旅程。

“欢迎各位高考考生报考海南大学,期待更多有志青年能到海南实现梦想,也希望各位在外的海南人能常回家看看。”他说。

作者: 周静泊
责任编辑: 杨子薇

推荐阅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966123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