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周刊 |《长安的荔枝》: 历史缝隙里的荔枝快递

海南日报2025-06-16 09:12:08

■ 王素芳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的诗句千古流传,但在缺乏冷链技术和快递物流的大唐天宝十四年,“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的荔枝又如何从几千里外的岭南运到唐都长安?目前正在央视八套和腾讯视频热播的《长安的荔枝》,在历史的缝隙中找寻蛛丝马迹,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古代荔枝运输图。

驿传荔枝

历史的虚与实

《长安的荔枝》可谓当下跨媒介最热门的改编IP,它改编自马伯庸的同名小说,西安话剧院编排的同名话剧也在端午节前亮相,电影版也将在暑期档隆重登场。在古装IP改编潮中,马伯庸的作品何以备受青睐?“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叙事原则是他出圈的故事密码。

马伯庸原著《长安的荔枝》。

遵照史实的整体框架,但又以丰富的故事细节去填补历史事件的缝隙。这是马伯庸作品远高于众多架空年代的网文IP最可贵的地方。他凭借深厚的历史人文素养,对“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中的史实进行文学加工。他在“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绝境中,借用技术型人才李善德的智慧和努力,结合运输路线、脚力和保鲜技法的最优算法,最终破解了这一千古难题。

那么在历史上,真实的“荔枝快递”又是如何实现的呢?从岭南到长安最常用的物流线路是《元和郡县图志》记载的大禹岭官道。地形迂回复杂,时间长。而唐代最快的脚力运输依靠驿站“八百里加急”系统,日行最高达500里。从理论上讲,荔枝从岭南运到长安达5000里,大约需要10天,再加上实际途中要越五岭、过长江等,大概11—14天。

路途遥远、费时颇多,最关键在于保鲜技术。唐代荔枝的保鲜技法之一是分枝植瓮法,即连枝带土移植荔枝树,但实际上路途颠簸,保鲜不过7日;其二是冰镇接力:过长江后由沿途州县提供窖冰,双层瓮隔热,一周后荔枝也开始腐烂;最后一种是竹筒蜡封法。

在《长安的荔枝》中,李善德动用驿站的“八百里加急”系统,加上使用胡人的双层瓮实现冰镇接力,最终在第11天将荔枝送达长安。这一核心创意的设计恰好实现了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统一,既有着坚实的历史底色,又不失瑰丽的想象,成为故事中贯穿全片的悬念钩子。

《长安的荔枝》海报。

一叶知秋

小人物和大时代

电视剧《长安的荔枝》通过小人物运荔枝这件小事,串联起大唐天宝十四年的长安和岭南。长安和岭南,一城一乡,一北一南,政治权力核心和僻远落后的两极,将时代风云变幻的宏大叙事囊括其中,从而实现了见微知著、以小博大的效果。

《长安的荔枝》中的主人公李善德是个小人物,唯一能依靠的就是自强。开篇,李善德就靠小舅子做担保,借高利贷去买回了自己的老宅;而后,他误打误撞担下了“运荔枝”这一死差。从岭南到长安,不仅保鲜技术相当有限,一路上开支、人力调度、物资储备等全靠李善德举着“荔枝监”的头衔四处化缘。

《长安的荔枝》中的雷佳音。

该剧不仅歌颂了质朴善良的李善德在险象环生的职场中不忘初心的秉性,还将峒女阿瞳、胡商苏谅、逃兵闫雅庄和昆仑奴阿荔构成的互助联盟,设计成李善德实现驿传荔枝奇迹的坚实后盾。也正因为他们的存在,李善德走出了封闭空间,走进田间地头,走进勾栏瓦肆,尽情绽放自身精通算学、勾股测量、木工、养殖花草等多项技能,串联起盛唐晚期士农工商各阶层的风貌,丰富了故事的生活质感,也开阔了人物表现的格局。这种普通人共同推动社会进步的历史观,也让该剧从情绪的刺激上升到了情怀的高度。

《长安的荔枝》从头到尾都在讲一些小事,从未出现国家、社稷大事,但字字句句以小见大,力透纸背。

喜剧调和

节奏的快与慢

小说《长安的荔枝》全文7万字左右,充其量只是个中篇。电视剧改编扩充到35集的大体量,其中最大的增量来自郑平安这条线索。郑平安是李善德的小舅子,家道中落,从豪门公子沦为陪酒侍郎,“胡旋舞”是他的独门秘籍,也是他的耻辱标签。剧中第10集之后,他的人生理想从回归豪门转向了为父报仇,为此他继续潜伏岭南。国仇和家恨相互勾兑,对于一个小人物而言,又一个“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死差。郑平安可视为另一维度的李善德。

张天爱在《长安的荔枝》饰十七娘。

李善德主打文戏部分,周旋于岭南官场和民间力量之间,负责掌控“驿传荔枝”这一全剧的大悬念,整体节奏比较平缓;而郑平安作为一个潜伏的间谍,周旋于长安官场、岭南官场和情报机构空浪坊之间,刺探情报、杀人等强情节居多,主打武戏部分。由于全剧动作、武打戏份并不多,常聚焦于多方势力之间的争斗,在不同个性的人物之间穿行,制造张弛有度的叙事节奏。为了强化叙事张力,提升叙事节奏,强化情绪体验,作品又在文武戏之间插入了大量的喜剧桥段。

郑平安由相声演员岳云鹏跨界扮演,他一如既往地发挥喜剧功能,同时又能巧妙运用一些微表情,从喜剧跨越到正剧层面。郑平安和李善德的每一次较量,都是一次轻喜剧演绎,类似于舞台上的相声组合。两人都戴着双层面具。李善德貌似憨傻窝囊,实则精明强干;郑平安貌似阴险狡诈,实则良知未泯。二人的较量表面上由郑平安主控全局,但最后才发现,真正设局的人是李善德。两人一来二去的拉扯感,构成了非常诙谐的喜剧组合。总让人忍俊不禁,而真正从忍俊不禁提升到哈哈大笑的喜剧层面,还要依赖何刺史这个喜剧人物。

何刺史的喜感较之内敛的郑平安,显得更为张扬。他的行为乖张、癫狂都好似打开了喜剧的开关。无论是斗鸡场上的发癫,还是酒后屋顶的发狂,抑或酒宴上和郑平安笑里藏刀的斗法段落,都充满了浓厚的狂欢意味。

相比《长安十二时辰》,《长安的荔枝》显然在快节奏和强情节上要弱很多。但因为喜剧人物的设计和喜剧桥段的存在,有效调和了这些弱点。

(作者系苏州大学副教授)

作者: 王素芳
责任编辑: 马玉琴

推荐阅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966123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