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海南省普通高考顺利结束 预计6月25日公布成绩

南海网、新海南客户端6月10日消息(记者 杜倬荷)6月10日下午,交卷铃声响起,笔尖与试卷的摩擦声戛然而止,历时4天的2025年海南省普通高考顺利结束。今年高考全省7.5万余名考生从容应考,45个考点2560个考场秩序井然,考风考纪良好。

6月10日下午,海南中学高中部考点外家长手捧气球花,等待考生走出考场。记者 曹志 摄

考生们纷纷列起愿望“清单”

走出考场,考生们难掩兴奋,与考场外等候的家长紧紧相拥、合照留念,并纷纷谈起了自己高考后的愿望“清单”。

“三年前我就想着高考完一定要环海南岛骑行,现在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实现这个愿望了。”考生黄同学表示,自己还是C罗的球迷,也非常喜欢踢足球,希望自己能在这个暑假多参加足球比赛,将来有机会能去现场看一次C罗的比赛。

6月10日下午,海南中学高中部考点外家长手捧鲜花,等待考生走出考场。记者 曹志 摄

“我已经和同学们约好明天去海口荣山寮看日出和日落,好好放松一下。”海口市第一中学一位考生表示,感谢父母一直以来的托举,让自己拥有了很好的教育资源,希望能考得好成绩,为父母争光。

“高考结束后要去考驾照,然后自驾去玩!”“想打游戏,还想去旅游!”“想去健身、学跳舞。”“现在特别想去看一场演唱会,希望能抢到票,和朋友们在现场感受一次演唱会的氛围。”……对于考生们的愿望,家长们也纷纷表示支持。

“之前孩子就想要去云南、南京旅游,我们也是早早就订好了机票,等他一考完试就走。”考生家长周女士表示,高考是人生一次非常重要的经历,能陪伴孩子一起度过还是十分有意义的,希望孩子能充满自信地走向属于自己的未来。

考试结束,学生们兴奋地走出考场。记者 曹志 摄

全省预计6月25日公布高考成绩

连日来,全省各地各有关部门周密部署、狠抓落实;各考点用心用力用情落实组考细节;社会各界主动参与爱心助考志愿服务,共同为考生营造了舒适温馨的考试环境。

高考结束后,全省将迅速启动高考网上评卷工作,预计6月25日公布高考成绩。省考试局将陆续发布高考工作相关信息,并免费提供志愿填报系列服务,请关注海南省考试局官网:ea.hainan.gov.cn、官微:“海南考试”。

同时,各市县教育局、各中学将组建队伍,加强考生志愿填报指导,组织考生积极参加志愿填报模拟演练,熟悉志愿填报流程及注意事项,助力每位学子顺利完成高考“后半程”。

考试结束,学生们兴奋地走出考场。记者 曹志 摄

省考试局提醒,广大考生及家长不要向他人随意提供,或通过微信等社交平台发布考生号、身份证号、准考证号等个人关键信息,切勿听信关于招生录取的各类虚假宣传,谨防信息泄露、上当受骗。

特别提醒的是,高考结束后,出行、出游安全最重要。“放松不放纵”,安全要谨记,家长要履行好监护责任。同学们在放假期间不要随便或独自到池塘、河边等水域玩耍、游泳,遇人溺水不要盲目施救,敲响防溺水安全教育的“警钟”。

同时,要把交通安全牢记于心,严格遵守交通法规,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健康理念,增强辨别能力,摒弃好奇心理,提高警惕,慎重交友,远离易染毒场所,自觉抵制毒品,度过一个开心、快乐、安全的假期。

新闻多一点>>

高考后,考生和家长需要知晓这些事

6月10日,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从海口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获悉,随着高考进入尾声,考生和家长也即将迎来填志愿、选专业……而骗子们也蠢蠢欲动,海口警方梳理了高考后的常见诈骗套路,考生和家长务必提高警惕。

一、提前查分骗局

骗子利用家长焦急等待的情绪,高考结束后,通过伪基站群发短信,称可查询高考成绩,并附有一个网址链接。考生收到此类信息后,便会迫不及待点开网址链接,导致手机被植入盗取网银的木马软件。网站会提示考生输入身份证号、姓名、手机号、银行账号等信息后,将这些信息记录并贩卖,然后根据这些信息实施电信诈骗。

防骗要点:

高考成绩查询唯一权威渠道是各省教育考试院官网、官方指定的APP或短信通知,不要轻易相信非官方来源的查分信息。

成绩查询有固定的官方时间,任何声称可以“提前查分”的信息都是骗局,切勿因急切心理点击不明链接。

官方查分系统不会要求考生输入银行账号等涉及资金的敏感信息,一旦出现此类要求,立即关闭页面。

二、伪造录取通知书骗局

不法分子冒充高校招生办人员,向考生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或者发送相关的录取短信,让考生将学杂费打入指定的银行账号,以骗取钱财。

防骗要点:

考生可通过各省教育考试院官网、报考高校的官方招生网站,或拨打教育考试院、高校招生办的官方电话,核实录取结果,确认收到的录取通知书真实性。

正规高校的录取通知书会通过邮政EMS寄送,且邮件内会附带入学须知、学校介绍等相关资料。若收到非EMS寄送,或资料不全的“录取通知书”,需提高警惕。

高校不会通过私人账户收取学杂费,所有缴费都需通过学校官方指定的缴费平台或渠道进行,收到转账要求时务必多方核实。

三、内部指标及补录骗局

不法分子对考生家长谎称某高校的名额没能招满,通过花钱“打点”可让考生获得补录名额,以此骗取考生家长钱财。还有一些骗局中,骗子也会谎称有特殊关系,可以购买“内部指标”“计划外指标”。

防骗要点:

高考招生录取工作严格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所有招生计划和录取结果都通过官方渠道公布,不存在“内部指标”“计划外指标”等违规操作。

补录信息会由各省教育考试院统一发布,考生需在规定时间内,通过官方指定的志愿填报系统进行申请,不存在私下交易补录名额的情况。

遇到声称可以操作补录、购买指标的信息,不要轻信,及时向当地教育考试院或高校招生办咨询求证。

四、虚假助学金、奖学金骗局

骗子利用一些考生家中经济困难,上大学需要通过助学金交齐学费的情况,冒充高校工作人员、教育部门工作人员,或者直接谎称手上有项目,可以为考生申请大学助学金,要求家长先交报名费。考生及家长信以为真,汇款给对方,后来发现根本没有这回事。

防骗要点:

国家助学金、奖学金申请均无需缴纳任何费用,凡是要求先交报名费、手续费、保证金的都是诈骗。

助学金申请一般通过学校或户籍所在地的教育局办理,需提交相关证明材料,按照正规流程审核发放,不会通过电话或短信直接通知发放。

接到自称教育部门、高校工作人员关于助学金、奖学金的电话时,不要轻信,可通过学信网、教育局或高校的官方公开电话进行身份核实。

五、志愿填报骗局

不法分子自称掌握内部大数据,能够“精准定位院校”。假冒所谓志愿填报专家身份,声称“百分百保上”“一分不浪费”。通过“志愿填报辅导”app和网站假借为考生“一对一”服务的名义,收取高额费用后,溜之大吉。

防骗要点:

志愿填报不存在“内部大数据”或“绝对准确的预测”,切勿轻信“百分百保上”“一分不浪费”等夸大宣传。

考生和家长应使用各省教育考试院发布的志愿填报系统和官方数据查询平台,参考高校官网公布的历年录取分数线、招生计划等信息。

对于收费的志愿填报辅导服务,要谨慎选择,尽量通过正规机构或学校组织的志愿填报指导活动获取帮助,避免因贪图“捷径”遭受经济损失。

六、军校、特殊招生骗局

一些不法分子打着军校招收“地方委培生”“自费生”“国防生”的幌子,甚至通过伪造军队公文印章,冒充军队机关或招生部门人员,许诺教育部门认可学历、毕业后一律安排到部队工作等实施诈骗。

防骗要点:

军校招生属于提前批次录取,有严格的报名、政审、体检、面试等流程,不招收“地方委培生”“自费生”,也不存在“自主招生”私下招录的情况。

所有军校招生信息均通过“全国征兵网”、军校官方网站或各省教育考试院发布,考生和家长要通过官方渠道了解招生政策和要求。

遇到自称军队机关或招生部门人员的电话或信息,务必保持警惕,可通过军队官方渠道核实身份,切勿轻信“交钱就能入伍”“包分配”等承诺。

警方提醒:

1.保持警惕,不轻信:对“花钱改分”“内部指标”“考试作弊”等信息,务必保持高度警惕,此类承诺均为诈骗。

2.多方核实,不走偏:所有与高考相关的官方信息,一定要通过教育部门官网、学校公告等正规渠道核实,切勿轻信陌生电话、短信。

3.及时求助,不慌乱:一旦遇到可疑情况,第一时间向考点民警咨询,或拨打110报警,避免因慌乱而遭受损失。

责任编辑: 符金花

推荐阅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966123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