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海而生·共筑蔚蓝 | 2025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主场活动在海口举行

南海网、新海南客户端6月8日消息(记者 叶长文 王子遥)在生机盎然的海南岛,2025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主场活动在海口举行。今年6月8日是第17个“世界海洋日”和第18个“全国海洋宣传日”,活动以“保护海洋生态系统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来自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中央外办、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部门的领导,以及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电总台等媒体记者参加活动。

2025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主场活动在海口举行。记者 马一鸣 摄

凝聚共识 共谱海洋强国新篇章

据介绍,2024年我国海洋经济总量首次突破10万亿元,海洋制造业增加值占海洋生产总值比重超三成。海洋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海工装备、海上风电快速发展。发展海洋经济最关键最紧迫的在于科技创新,“妈祖”海洋数值预报模式、“梦想”号、“雪龙2”号等大国重器彰显大国实力。

在守护蓝色家园方面,我国已划定海洋生态保护红线约15万平方公里,保护海域9.33万平方公里,系统实施“蓝色海湾”综合整治等重大项目。

海南将充分发挥自贸港优势,坚持陆海统筹、山海联动、资源融通,抓好海洋开发,向海洋要生产力、求新增长点,努力建设海洋强省。

与会代表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紧紧围绕建设海洋强国总目标,以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加快构建蓝色发展新格局,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海洋篇章贡献力量。

2025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主场活动在海口举行。记者 马一鸣 摄

发布重要成果 展现海洋强国建设成就

活动现场发布了《2025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指数》《2024年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公报》“2025年度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典型案例”《中国海洋自然资源图集》等一系列重要成果,全面展示了我国海洋事业的最新发展成就。

据发布的数据显示,海洋制造业增加值占海洋生产总值比重超三成,“压舱石”作用持续显现。海洋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海工装备、海上风电快速发展,海洋生物医药取得新突破,海洋能规模化利用稳步推进。

在海洋生态保护方面,我国已划定海洋生态保护红线约15万平方公里,保护海域9.33万平方公里,系统实施“蓝色海湾”综合整治、渤海生态修复、红树林保护修复等重大项目,涌现出一批人海和谐的“厦门实践”典范。

活动邀请海南、辽宁、山东、浙江、广东等沿海省份代表进行典型经验交流,分享各地在海洋事业发展中的创新实践和智慧成果。 记者 马一鸣

分享典型经验 汇聚海洋发展智慧

活动邀请海南、辽宁、山东、浙江、广东等沿海省份代表进行典型经验交流,分享各地在海洋事业发展中的创新实践和智慧成果。

海南分享了深海科技创新经验,立足自贸港优势,构建“一基地两中心”的海洋发展新格局;辽宁介绍了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实践,探索出“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生态修复路径;山东展示了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成果,构建了从人才培养到成果转化的全链条创新体系;浙江分享了海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创新,实现了“企业效益增加、海洋资源增值与海洋生态保护三赢”;广东展现了海洋产业发展的广东方案,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这些经验充分体现了"激发蓝色动能,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发展理念,为全国海洋事业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

2025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主场活动在海口举行。 记者 马一鸣

2025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主场活动在海口举行。本次活动以“保护海洋生态系统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记者 马一鸣

重大项目启动 开启海洋科技新征程

活动的重头戏是“南海区域海啸预警中心(海南)”和“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深海)”运行启动仪式,标志着我国在海洋预警与深海科研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南海区域海啸预警中心将以提升南海区域、“一带一路”沿线乃至全球海域海啸及多灾种预警服务能力为目标,建设南海多灾种海洋预警系统,为南海周边国家提供准确、及时、全面、绿色的海洋灾害公共服务产品。该中心还将打造有影响力的国际海洋预报预警交流合作平台,每年为南海周边国家、海丝路沿线国家以及太平洋岛国举办海啸预警技术和标准规范国际培训班,充分体现了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

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将成为我国深海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记者 马一鸣 摄

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将成为我国深海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为深海探测、深海开发、深海保护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推动我国海洋科技向更深更远的海域进军。

两个项目的启动,如灯塔般指引方向,为海洋安全与科技创新注入新的动力,为建设海洋强国增添了新的科技支撑。

2025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主场活动在海口举行。 记者 马一鸣 摄

启动知识竞赛 提升全民海洋意识

活动还举行了第15届全国海洋知识竞赛启动仪式。该竞赛以“保护海洋生态系统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将进一步普及海洋知识,传播海洋文化,提升全民海洋意识,让海洋知识走进千家万户,让海洋文化深入人心,让海洋保护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第15届全国海洋知识竞赛启动仪式。记者 马一鸣 摄

凝聚共识 共谱海洋强国新篇章

发展海洋经济最关键最紧迫的在于科技创新,要进一步发展海洋基础性、前沿性和战略性技术,加快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

我国首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雪龙2”号,日前完成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任务抵达海口,并在海洋日到来之际举办了为期5天的公众开放日活动。此外,主场活动期间还开展了海洋文化专场活动、2025海洋宣传周主题公益展览、海洋净滩公益活动、自然保护公益伙伴计划沙龙、深海发现之旅暨“海洋十年”进校园等丰富多彩的配套活动。

活动由自然资源部、海南省人民政府主办,自然资源部办公厅、自然资源部宣传教育中心、海南省海洋厅、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海口市人民政府承办。

作者: 叶长文 王子遥
责任编辑: 符金花

推荐阅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966123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