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把海口天空的浪漫“卖”出去?当“霞光之城”刷屏,网友坐不住了→

南海网、南国都市报2025-06-02 20:50:15

晚霞如熔金般

泼洒在海口湾水面时

云洞图书馆的弧形穹顶下

早已挤满了举着手机的人群

6月1日黄昏

海口变身“霞光之城”

朋友圈被漫天霞光攻占

小红书上搜索“海口晚霞”

被一片渐变鎏金刷屏

海南省融媒体中心的微信后台

也被海口天空

变身的瞬间占领

不少网友感叹

在海南

连日落都带着度假感

还有网友调侃

“海口旅文局该给晚霞发工资”

当这样的绝美场景

成为海南夏日的常态

免费的自然奇观

也在悄然取代传统景点

成为消费热点

6月1日傍晚,海口上空出现绚丽晚霞。记者 颜乐驰 摄

6月2日

网友王琳在文章中提到

当曾经寻常的天象

正蜕变为城市文旅的新货币

文旅消费的深层变革

已悄然发生

点击查看→《海南文旅转型中的“轻投入革命”——从晚霞刷屏朋友圈看落日经济的消费逻辑嬗变》

6月1日海口晚霞(图源:网友大熊)

滨海日落和晚霞

是触动许多人心底的

温柔画卷

海口恰以得天独厚的生态禀赋

承接了这份集体渴望

当飞机划破粉橘色天际

有网友赶在落地第一秒

追上海南的日落放映厅

游客能为看一场演唱会

飞一次海口

也能为一束光、一片星空

奔赴椰城

6月1日海口晚霞(图源:吃肥皂吐泡泡)

近年来

海口大力引进演唱会

擦亮“演艺之城”招牌

刀郎2025巡回演唱会海口站现场。(张万里 摄)

还会不定时发放消费券

推动免税消费

游客在逛免税店。中免海南供图

除了人文体验

如何接住这波“天赐流量”

将天空做成产品?

文章提出

“演艺之都”

“霞光之城”

这并不是一道

非此即彼的单选题

当游客自发用脚投票

滨海霞光

是否可以成为

海口文旅的标识?

6月1日海口晚霞(图源:网友Xiao.Wa Jie)

6月1日海口晚霞(图源:网友小鱼薄荷)

当自然体验正重构旅游吸引力

“海口最后的渔村”荣山寮村

因原始海景和常态化的日落熔金

被列进旅行清单

海口荣山寮村(资料图,图源:小红书@小岛omom)

新埠岛晨光中

边漫步边等待日出的身影

海口新埠岛拾贝公园(资料图,图源:小红书@了了在拍照)

深夜驶向

文昌木兰湾与抱虎角的车流

载着追逐银河的三脚架和镜头

俯瞰海南环岛旅游公路文昌木兰湾段。(资料图,记者 李昊 摄)

云洞、观海台、天空之山

这些地标因绝佳观霞视角

成为网红打卡点

俯瞰海口云洞图书馆(资料图,记者 李昊 摄)

海口西海岸观海台。(资料图,记者 陈卫东 摄)

市民游客在天空之山拍照留念(资料图,记者 刘孙谋 摄)

大自然在云端

排好了永不重复的演出单

如何从“引流”到“留人”?

海口

这座城市的浪漫

不仅藏在

对追“星”一族的周到服务中

(演艺文体明星)

亦藏在

对追星一族的创新转化里

(星空晚霞等自然天象)

6月1日海口晚霞(图源:网友惊鸿)

演艺经济、免税经济、自然经济

是否可以共荣共生?

或许

我们可以

赋予原生资源新价值

把天文台数据

变成旅游预报

将潮汐表

转化为赶海指南

让每一场日出日落

都有一杯温热的火山咖啡等候

6月1日海口晚霞(图源:网友Xiao.Wa Jie)

当海南的“日落贩卖机”

随机上新

大自然的瞬间奇观

也可以转化成

人与自然共处的可持续生活方式

让“追霞逐星”

从打卡行为

升华为对海口慢生活的认同

6月1日傍晚,海口市西海岸荣山寮渔村上空出现绚丽晚霞。记者 颜乐驰 摄

6月1日海口晚霞(图源:网友walter)

6月1日海口晚霞(图源:网友🌰)

6月1日海口晚霞(图源:网友Mr.Wang)

6月1日海口晚霞(图源:网友全世界都是粉嘟嘟)

6月1日海口晚霞(图源:Jacy)

6月1日

刷屏全网的

海口“世纪晚霞”

你追到了吗?

(*部分内容综合网络)

责任编辑: 曾令瑾

推荐阅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966123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