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北半球台风集体“迟到”?潜在威胁不容小觑
央视新闻2025-06-02 14:05:27
据中国气象局消息,截至5月底,今年西北太平洋未生成任何热带气旋。这一现象在有气象记录的76年间仅出现过6次,今年或将成为第七个1月到5月“零台风”开局的特殊年份。
从中央气象台历史统计来看,历年1号台风平均生成日期为3月25日,今年已偏晚两个多月。同时,除东北太平洋于5月29日生成首个热带气旋“阿尔文”外,北半球的北印度洋、北大西洋亦未有热带气旋生成。
今年台风来得晚,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可减少前期因台风频发导致的灾害叠加风险,例如,农业生产周期内的台风威胁时段缩短,有利于作物生长初期的稳定管理。
然而,没有台风或台风来得晚,其潜在威胁也不容小觑。事实上,台风天气往往能缓解旱情,其携带的雨水可为水库、农田“解渴”;台风还能带来凉意。台风“空窗期”延长导致高温高湿环境持续,为病虫害繁殖提供温床,增加农业防治成本。
此外,台风生成后还要密切关注台风路径、强度变化。如果台风快速增强,则容易发生旱涝急转,引发山洪或城市内涝;也可能因排水不及时导致农田渍害。
责任编辑: 吉训侦
南海网版权声明: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