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治不了”到“治得好” 万宁市中医院打造中医康复金字招牌
南海网、新海南客户端2025-05-28 15:13:15
南海网、新海南客户端5月28日消息(记者 张野 通讯员 符桃心)5月23日上午,万宁市中医院康复科门诊里格外热闹。陈女士带着儿子早早来做康复训练,这已是他们两年里的“日常打卡”。“你看孩子现在能自己抬手、坐立了,刚确诊脑瘫那会,连翻身都困难。”她看着治疗床上儿子努力完成康复动作,眼里满是欣慰。
对于求医路,多年来陈女士跑了好多家外省大医院,西医康复治疗、物理治疗都试过,钱花了不少,效果却不明显。直到小区里来了中医院的义诊队。“当时康复科医生现场给孩子做了评估,初步制定了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讲得明明白白。医生说话特别实在,问什么都不烦,我当时就觉得这里靠谱。”陈女士说道。
住院病房内,康复医学科副主任文群梁正着手检查患者身体并与患者沟通。“您最近的情况好了很多,这是我们根据您的恢复情况调整的中西医结合新治疗方案……”这样的“量身定制”的治疗在这儿很常见。从康复建议到饮食指导,患者在这里能得到全方位的健康管理。
文群梁查房期间,了解患者的恢复情况,调整治疗方案。通讯员供图
“西医看指标,中医调整体,很多复杂病例都是靠中西医结合见效的。在治疗的过程中,我们突出中医特色疗法,将经方、效方制剂形成针对性的治疗方案,积极应用于临床治疗中。”文群梁介绍,该科室引进了经颅磁脑反射电疗仪、上肢康复训练系统、中药熏蒸治疗机等设备,配合雷火灸治疗、中医推拿正骨手法等中医外治法的作用,既提升疗效又降低费用。数据显示,这种模式能让患者节省30%的治疗费用。
说起科室的变化,市中医院负责人田小波很感慨。“以前最愁的就是人才和技术。现在好了,省里派专家每周来手把手带教,三亚、海口的康复科专家都成了‘常客’。我们还送医生去广州、深圳、郑州等地的知名医院进修,学回来的新技术马上能用在患者身上。”
“以前最怕听见患者说‘你们这儿治不了’,现在底气足了。”田小波介绍,近年来,医院在人才建设上频出实招:一方面刚性引进省外高级职称专家担任学科带头人,让“专家号”不再一号难求;另一方面创新柔性引才机制,京医专家定期坐诊、候鸟专家季节性驻点、知名退休专家传帮带,让优质医疗资源如活水般源源不断注入,专家团队的“含金量”肉眼可见提升。
“每周病例讨论会,我们要求住院医生轮流担任主讲,针对自动转院、离院或随访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复盘,在查漏补缺中持续精进,让每一例病例都成为提升专业能力的‘活教材’,推动诊疗水平提高。”田小波说。
最让田小波骄傲的是康复科的“辐射效应”日益彰显。去年市中医院办了两期基层康复培训班,把针灸、推拿等技术送到乡镇卫生院。现在不少基层卫生院都开设了中医康复科,村民们腰腿疼、睡眠障碍等常见病的就诊半径大幅缩短,在家门口的卫生院就能享受专业康复服务。
“我们的目标很实在,就是让万宁老百姓不用出远门,花更少的钱,把病看得更好。下一步还要继续把康复科做大、做强、做精,把科室做成‘金字招牌’。”田小波说。
南海网版权声明: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