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智库·调查 | 新能源汽车“成长的烦恼”③:车主保费高、险企承保亏,新能源车险难题如何破?

南海网、新海南客户端记者 汪慧

经过多年市场培育,新能源汽车逐渐从购车的备选方案,发展为不少消费者的优先选择。数据印证了这一趋势:2025年1—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90.3万辆和183.5万辆,同比均增长52%。在海南,2024年新增车辆中,新能源汽车占比达58.2%。

新能源车推广应用和产业发展不断加速,也伴随着“成长的烦恼”。与新能源车相关的话题经常成为舆论热点,新能源车险就是其中之一。市场普遍认为,新能源车险保费较高,而且存在投保难情况。

一边是车主保费高,一边险企却坦言“承保亏”。为何会陷入企业和车主两头“叫苦”的行业困局?又该如何破局?记者就此展开了调查。

市民试驾新能源汽车体验。海口商务局供图

市场调查:

新能源车主对保险服务普遍“不太满意”

家住海口的赵先生终于买下了心意许久的新能源车,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车险费用却超出预期。“我的车险费用是6000多元,原本买新能源汽车是为了省些油钱,可现在车险上就花了这么多。”赵先生平时在屯昌工作,日常上班骑电动车,开车主要是周末往返海口和屯昌两地的通勤,昂贵的车险费用让他直呼“不划算”。

他也对比了几家保险公司,保费算下来最少也得四五千元,“下个年度打算看看我购车的这家车企的自营车险是否会便宜点。”

赵先生本想在社交平台上晒出车险费用“求安慰”,却发现不少车主也遇到了新能源汽车投保难题。“今年保险公司一报价,整个人都蒙了,这新能源车还真是养不起呀!”“新能源车第三年,车险竟然买不了了,都拒绝报价,商业险哪怕能买,也要一万多。”……在社交平台,不少车主吐槽自己的投保经历。

记者走访了海口多位新能源汽车车主,从新能源车险整体市场来看,保费高现象确实存在。

孙女士家中有一辆燃油车和一辆新能源车:“我家油车保费才2200元左右,新能源车5000多元,对比下来,差别太大了!”孙女士告诉记者,家中这辆新能源车第一年保费并不高,大约2000多,但是由于台风期间出了一次险,今年直接涨到了5000多。她认为,开新能源车省下来的油费又花在保费上了,“我感觉,如果不需要长途开车,只是上下班代步的车主,其实没有必要把油车换电车。”

不过,也有车主表示,今年顺利投保且保费下降了。海口车主徐先生说:“去年买的新能源车,第一年保费6000多元,第二年4000多元,我觉得保费不算贵。”

走访中,记者了解到,营运车由于驾驶里程远超私家车,风险水平较高,在商业险方面的矛盾更为突出。海口一网约车司机和记者交流时表示,他一年出了不到三次险,下一年的保险费用涨了好几千元,有的同行还遇到拒保的情况。“如果不出险,保费基本上能稳定,但如果出险,费用可能就要翻番。”

还有新能源汽车用户抱怨,“新能源车的车险为何不把家用车和营运车区别开?营运车出险率高,就应该买营运保险,可以贵点,家用车出现率低,应该便宜点。”该车主说,有的保险公司针对新能源汽车条件较高,比如车龄高、公里数高的不保,底盘剐蹭事故还不能理赔。

新能源车保费的问题,有数据佐证。中国银保信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保险市场分析报告》显示,新能源汽车的平均保费比燃油车高出大约21%。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此前数据显示,2023年,新能源汽车车均保费为4395元,比燃油车高63%。扣除车龄等因素,新能源新车保费仍比燃油车新车高约10%。2024年也有公开数据显示,新能源车险保费持续高企。以比亚迪保险为例,其年度车均保费约为4500元,明显高于47家险企(不含比亚迪保险)的车均保费平均值2065.44元。

新能源汽车用户抱怨连连的同时,保险企业也“有苦难言”。权威数据显示,本该因保费获益的新能源汽车保险业务其实一直处于亏损状态——2024年,我国保险行业承保新能源汽车3105万辆,保费收入1409亿元,提供风险保障金额106万亿元,承保亏损57亿元,呈现连续亏损。

矛盾何在?

多重因素导致“车主喊贵、保司喊亏”

海南新能源汽车市场和其他地区有着不少差异,这也让保费问题备受关注。

自2020年起,海南已连续多年出台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综合补贴措施,提高全省各领域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占比。2024年海南推广新能源汽车12.2万辆,同比增长17.7%,新增车辆中新能源汽车占比58.2%;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全国第一,保有量占比全国第二。

海南对新能源车推广的高度重视,让当地保险业的新能源车险服务备受关注。

记者从平安产险海南分公司、人保财险海南分公司等多家险企了解到,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持续提升,车险新增市场迎来广阔空间,近年来,海南各险企承保新能源车数量明显增长,新能源车险的承保规模和保费收入也持续增加。

平安产险海南分公司相关业务负责人介绍,新能源车主可以选择的商业保险主要有新能源汽车损失保险、新能源汽车第三者责任保险、新能源汽车车上人员责任保险,另外购买了新能源汽车损失保险的车主,还可以购买附加外部电网故障损失险。在投保途径方面,新能源车投保方式与燃油车辆一样,是很便捷的。

对于市场反馈的新能源车保费较高问题,险企是否认同?

“保费方面,其实新能源汽车商业保险的基准纯风险保费和燃油汽车一样,由中国精算师协会统一制定、颁布并定期更新。”上述负责人解读道,新能源汽车损失保险(车损险)的基准纯风险保费通常根据车辆使用性质、车辆种类、车型名称、车型编码、车辆使用年限所属档次直接查询基准纯风险保费;如果参照第三者责任保险的基准纯风险保费,同样车辆种类的新能源汽车是要比燃油汽车略高的,即是说新能源汽车商业保险的基准保费可能会高于燃油汽车。

该负责人还分析道,新能源汽车的商业险出险频度高,家用新能源客车的出险频度比燃油客车高大约20%,出险次数多导致保险折扣高(无赔款优待系数高),商业险保费就高。

不过记者从多家险企了解到,如果上一年度没有出险,保费一般是可以降低的。

比如平安财险海南分公司的政策是:“商业保险没有赔案享有一定的折扣优惠,计算规则是追溯投保车辆过去3年的连续投保情况和出险情况,上一年度没有赔案可以享受无赔款优待系数0.8的折扣优惠。”

从保险公司走访情况看,关于新能源车险,车主喊贵,保险公司也有难处。行业人士称,之所以对新能源汽车的投保审核更加严格,主要原因可以总结为出险率高、赔付率高、维修价格贵。

记者与人保财险海南分公司交流了解到,人保财险结合行业情况总结过新能源车险赔付率偏高的几个原因。

首先是营运车辆占比高。根据中国人保以往经验数据看,新能源汽车中营运/非营运车辆的出险率约为燃油营运/非营运车辆的两倍,而新能源营运车数量占比约是燃油营运车的五倍,这直接提高新能源车险的整体赔付压力。

其次,新能源车年轻客户占比较高。中国人保数据显示,新能源车35岁以下的车主占比超过50%,燃油车仅为30%。其35岁以下年龄段客户出险率大幅高于整体出险率均值。

“最值得探讨的是,新能源车险的赔付率和综合成本率高于燃油车。”海南多位保险业人士向记者分析称,比如在维修方面,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一体化程度较高,智能设备和配件局部损坏通常需要成套维修更换。零配件价格方面,主流品牌连续四年涨价。

如何破局?

险企、汽车制造商、技术服务商协作破题

针对新能源车险“车主喊贵,险企喊亏”的现象,监督管理部门已经果断出手,通过制定政策、寻求解决方案,保障车主合理权益,推动新能源车险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今年1月24日,金融监管总局等4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深化改革加强监管促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了一揽子政策举措。

记者梳理发现,政策有不少亮点,比如将新能源商业车险的自主定价系数范围从原先的[0.65-1.35]扩展至[0.5-1.5],提升经营主体的定价能力;要求保险公司贴合市场需求,研究推出“基础+变动”组合的保险产品和“车电分离”模式的汽车商业车险产品等。

据行业人士解释,所谓“车电分离”模式的产品是指允许车和电的组成部分分别投保,这样一来,可以降低投保成本,同时也能为车主提供更大的灵活性和选择空间。

有了针对性的“破局”政策,实现“愿保尽保”,还有多远?

海南保险业人士普遍认为,新能源车险成本偏高的问题,仅靠保险行业自身力量还不够,需要车企从生产工艺和售后服务等维度与险企共同解决。

“保险公司应不断优化风险评估模型,提高定价准确性,并通过技术创新和服务优化来降低成本。”海南一家险企相关负责人认为,保险公司要与新能源汽车制造商、电池供应商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作,共同降低维修成本和理赔风险。

经济学专家认为,新能源车险保费高的问题,本质上是技术迭代、市场机制与风险定价不匹配的结果。“要破解这一难题,需从政策优化、技术创新、产品设计和用户行为多个维度协同发力,多方共治。”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自由贸易港(区)专委会会长宋向清表示。

宋向清建议,保险行业要构建动态风险定价体系,优化定价机制,进一步扩大新能源车险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根据车辆的实际风险状况、车主的驾驶行为和历史记录等,实施更精准的差异化定价。同时,开发多样化的新能源车险产品,如“基础+变动”组合保险产品,可根据车主的用车情况,如网约车的接单次数、里程数等,灵活调整保费,让风险与保费更加紧密地挂钩。此外,加快研究探索“车电分离”模式下的车险产品。

对汽车行业而言,宋向清建议优化新能源汽车的设计和生产工艺,提高零部件的通用性和可维修性,降低维修难度和更换成本。同时,丰富维修零部件的供给渠道和类型,打破维修市场的垄断局面。

记者了解到,保险企业已经在加快探索。平安财险海南分公司表示,他们在提升新能源车险保障能力和水平方面将采取一些举措。比如,建设新能源车维修网络、提升维修人员能力和资质、全面改造升级网点设施,以满足新能源汽车特殊的维修需求等。该公司还将依托好车主APP,上线车主安全驾驶计划活动,通过积分奖励、权益发放形式鼓励引导车主用户自发改善驾驶行为,减少出险风险。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高速发展,数字化与智能化正迅速成为车险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人保财险海南分公司也表示,将通过构建新能源车企、保险科技公司及核心零部件企业之间的多维合作网络,来推动新能源车险业务模式创新。

据了解,人保财险与多家新能源车企已经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其提供定制化车险产品。

受访专家还提到,监管部门也要加强政策引导与支持,鼓励保险公司积极开发新能源车险产品,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支持,提高保险公司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也要加强与汽车行业协会、保险行业协会等的协作,共同推动新能源车险市场的健康发展。

作者: 汪慧
责任编辑: 符金花

推荐阅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966123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