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父母必看!新生儿肠绞痛护理攻略
海南现代妇女儿童医院新生儿科主管护师 黄甘曼2025-05-27 16:18:32
当原本乖巧的宝宝突然在深夜哭闹不止,怎么哄都停不下来时,这种情况,很可能是新生儿肠绞痛在“作祟”。新生儿肠绞痛是一种常见的现象,通常发生在婴儿出生后的几周内。作为常见的育儿难题,新生儿肠绞痛给新手父母带来了许多困扰和不安。掌握科学的护理方法,能有效缓解宝宝的不适,也让家长少些焦虑。
一、症状识别:揪出哭闹“真凶”
新生儿肠绞痛通常发生在出生2周到4个月的宝宝身上,多在傍晚或夜间发作,持续3小时以上且难以安抚。判断宝宝是否患上肠绞痛,可通过“333法则”:每天至少哭闹3小时,每周至少3天,且这种情况持续至少3周。
发作时,宝宝常表现出双拳紧握、双腿向腹部蜷曲、面色涨红,哭声尖锐急促,即使喂奶、换尿布也无法缓解。如果宝宝出现这些典型症状,家长要警惕肠绞痛的可能。
二、探寻根源:了解肠绞痛的诱发因素
新生儿肠绞痛的成因复杂,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
一是胃肠发育不成熟。新生儿肠道功能尚未完善,肠道蠕动不协调,容易产生气体积聚,引发疼痛。
二是喂养问题。喂养过快、姿势不当,会让宝宝吸入过多空气;母乳喂养时,妈妈食用辛辣、易产气食物,也可能通过乳汁影响宝宝,诱发肠绞痛。
三是乳糖不耐受或牛奶蛋白过敏。部分宝宝肠道内缺乏分解乳糖的酶,无法消化母乳或配方奶中的乳糖,或对牛奶蛋白过敏,都可能导致肠绞痛。
四是情绪因素。新生儿对环境变化敏感,嘈杂的声音、陌生的气味等都可能让宝宝感到不安,哭闹时又会吞入更多空气,加重肠绞痛症状。
三、科学护理:缓解宝宝不适的有效方法
新生儿肠绞痛虽然是一个常见的育儿问题,但通过科学的护理方法和心理调适,可以有效缓解婴儿的不适。
(一)改善喂养方式
一是调整喂养姿势。母乳喂养时,妈妈可采用半躺式或橄榄球式抱法,让宝宝含住大部分乳晕;奶瓶喂养时,确保奶嘴充满奶液,避免宝宝吸入空气。每次喂奶后,将宝宝竖抱,轻拍背部10-15分钟,帮助排出胃内空气。
二是注意饮食调整。母乳喂养的妈妈应避免食用豆类、洋葱、咖啡等易产气或刺激性食物;若怀疑宝宝牛奶蛋白过敏,可在医生指导下更换为深度水解或氨基酸配方奶粉。
(二)腹部护理
一是腹部按摩。让宝宝仰卧,家长洗净双手,搓热后以宝宝肚脐为中心,用手掌沿顺时针方向轻柔按摩,每次5-10分钟,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排气。
二是热敷腹部。用温热的毛巾或婴儿专用暖水袋(温度控制在40℃左右),隔着薄衣物热敷宝宝腹部,注意避免烫伤,可缓解肠道痉挛。
(三)安抚技巧
一是襁褓包裹。用柔软的襁褓巾将宝宝包裹起来,模拟子宫内的环境,给予宝宝安全感,同时限制四肢活动,减少因挣扎导致的空气吞咽。
二是声音安抚。播放白噪音、轻柔的音乐,或发出“嘘嘘”声,模仿子宫内的声音环境,能有效安抚宝宝情绪。
三是变换体位。尝试让宝宝趴在家长手臂上,轻轻摇晃,或让宝宝侧卧,减轻腹部压力,缓解疼痛。
四、这些情况:需及时就医
大多数新生儿肠绞痛会在宝宝4-6个月大时自行缓解。但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一是宝宝哭闹时伴有发热、呕吐、腹泻、血便等症状;
二是体重增长缓慢或不增;
三是肠绞痛症状持续不缓解甚至加重。
面对新生儿肠绞痛,家长不必过于焦虑。通过科学的护理方法,能有效缓解宝宝的不适。在陪伴宝宝成长的过程中,每一次挑战都是学习的机会,在父母的悉心照料下,宝宝一定能健康快乐地长大。
南海网版权声明: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