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5高考·名师指导|高考前政治如何复习?避免机械记忆,科学制定计划
南海网、新海南客户端2025-05-18 22:36:01
编者按:
“金榜高悬姓字真,分明折得一枝春。”高考,是青春画卷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承载着万千学子的凌云壮志与璀璨未来。今年6月,海南7万余名考生将执笔为剑,奔赴这场人生的重要试炼,以汗水浇灌理想,用智慧书写芳华。
今年高考各学科试题将有何新变化?在冲刺阶段应如何科学规划复习路径,突破瓶颈?考场应对又有哪些关键细节需未雨绸缪?为助力学子精准备考、从容应战,即日起,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推出“备战2025高考·名师”指导专栏,将陆续邀请教研专家、高考评卷老师和经验丰富的名校高三教师,立足各学科的特色,有针对性地指导考生备考。
南海网、新海南客户端记者 杜倬荷
“持将五色笔,夺取锦标名。”6月,海南7万余考生将走入高考考场。在往期报道中,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八个学科的名校名师,结合各学科的特色,有针对性地指导考生备考。
最后20多天,考生如何做好政治科目的复习备考?“备战2025高考·名师指导”专栏最后一期关注政治学科复习备考,邀请华东师范大学澄迈实验中学高中政治组教研组长孟凡玲,结合丰富的教学经验,为广大考生支招。
孟凡玲老师在上课中。记者 莫壮青 摄
核心词1:题型与分值
结构整体稳定,与去年基本一致
“今年政治学科高考试卷结构整体是稳定的,题型与分值分布与去年基本一致。”孟凡玲介绍,今年高考考查的内容与往年基本一样,仍是以七本教材为主。
其中,必修四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政治与法治》和《哲学与文化》;选必三本:《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法律与生活》和《逻辑与思维》。
高考政治满分100分,题型与分值分布具体如下:
一、 选择题,共22道,每小题2分。
二、 非选择题,会涉及辨析题、材料分析题、开放性试题等题型,共56分。
孟凡玲老师在上课中。记者 莫壮青 摄
核心词2:考查重点
注重考查学生5个方面能力
孟凡玲表示,高考政治学科重点考查学生在“一核四翼”评价体系下的综合能力。
一是知识运用能力。高考注重考查学生对各模块知识的准确理解和灵活运用,要求考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现实问题结合,避免死记硬背,体现知识的迁移能力。
二是材料提取与解读能力。试题通常提供文字、图表、数据等材料,要求学生快速提取关键信息,把握核心观点。考查信息筛选能力,避免被冗余信息干扰,精准抓住问题指向。
三是材料分析能力。试题通常要求考生在提取信息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材料背后的逻辑、因果关系等。这就要求考生要学会运用辩证思维,多角度解读现象。
四是知识整合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高考政治强调综合性,常要求跨模块整合知识(如经济+政治、哲学+文化)分析复杂问题。开放性试题尤其注重创新思维,侧重于考查学生能否提出合理建议或解决方案。
五是学科语言表达与规范作答能力。考生在组织答案时,需注重符合政治学科术语的规范性,避免口语化表述。
核心词3:复习策略
避免机械记忆,科学制定计划
距离高考还有不到30天的时间,考生应如何抓住最后的时间高效复习政治,精准备考?
“希望同学们能及时调整心态,强化信心。”孟凡玲提出,最后30天是政治学科提分的关键期,扎实的记忆与系统化复习可显著提升成绩。
其次,要优化复习状态。“思想政治”包含外在“政治”和内在“思想”。当下考生应该根据错题查漏补缺,多做真题,保持考试手感和答题思维方式。
背书策略:避免机械记忆,注重知识框架构建。考生需回归书本,做好知识整合。可结合目录或思维导图,形成逻辑体系,保障核心概念、原理精准掌握。
做题策略:关注热点时事,做好预设工作。高考政治情境的选择往往以热点时事为切入口,引导考生多角度、多层面地分析问题。考生可通过情境化习题训练材料解读、分析及表达能力;注重书面作答的规范性;将每次模拟考试视为高考,严格限时,规范书写,强化应试能力。
平衡复习与刷题:避免盲目刷题,坚持“先复习再做题”原则,在做题训练中熟悉命题规律,保持手感;针对性查缺补漏,把自己做过的错题按题型归纳整理,梳理解题思路,巩固关键知识点,尤其要注重总结审题思路,避免再犯。
科学制定计划:依据高考分值分布(如经济、政治模块占比高),分析个人成绩,识别出相对较弱的知识点,制定针对性的学习方案,合理分配复习时间;通过进行专题训练,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些知识点,保证重点突出、覆盖全面。
核心词4:答题技巧
控制时间,规范作答,热点关联
在答题方面,有哪些注意事项或技巧可以帮助考生“加分”?孟凡玲表示,有三点方面需要注意:
1.时间分配:选择题最好控制在20-25分钟内完成,非选择题预留充足时间。其中,选择题要仔细审题,排除干扰选项;辨析题、论述题等非选择题需注意逻辑清晰,分层作答,语言规范。
2.热点关联:考生需关注年度重大时政热点,提升材料分析与理论结合能力。作答时需审题并明确考查的知识范围,找准关键词,对观点进行全面分析。
3.规范作答:在作答时,考生需注意术语表达准确,避免口语化;仔细全面阅读,分点分段,内容条理分明,注意逻辑严谨,避免前后矛盾或重复表述;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此外,孟凡玲提醒,在答题时,考生应注意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与课本知识相结合,避免脱离材料或单纯罗列知识点;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运用课本知识分析材料中的问题或现象,进行作答。
“希望通过审题、构建框架、结合材料、规范语言等方法,同学们可以在高考中发挥出最佳水平,取得理想成绩。”
南海网版权声明: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