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粽子行业劳动和技能竞赛收官 屯昌肉粽制作技艺摘两项荣誉

南海网、新海南客户端5月16日消息(记者 任桐 实习生 潘凯 通讯员 林小丹)近日,2025 年海南粽子行业劳动和技能竞赛(决赛)圆满收官。屯昌黑猪肉粽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陆永波率领团队,凭借深厚的技艺功底与独特的创新风味,在一众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以总分第二名的优异成绩,一举斩获传统琼式粽子竞赛优胜奖、创新粽子竞赛特色奖两项重量级荣誉,让屯昌粽香飘向全岛。

屯昌黑猪肉粽。通讯员 林小丹 摄

陆永波手中的屯昌黑猪肉粽,是三代人舌尖上的传承。从爷爷的言传身教到母亲的悉心指导,她不仅掌握了裹粽技艺,更将守护传统美食文化的责任扛在肩头。

此次竞赛中,团队独创的“五叶五线绑粽法”获得青睐,精选5片青翠粽叶为衣,以5条棉线为带,通过“折叶、填馅、裹身、绕线、打结”5个步骤层层包裹,每道工序都精准打一个紧实绳结。

这套融合端午文化与实用智慧的工艺,既暗合五月初五的吉祥寓意,又让粽子在沸水中久煮不散,完美锁住黑猪肉的油润、糯米的软糯与粽叶的清香。

在这场高手云集的较量中,竞赛规则堪称严苛。传统琼式粽子竞赛与创新粽子竞赛均设置裹粽技艺、成品粽送评两大环节。裹粽环节要求选手在3分钟内完成3个粽子的捆裹制作,半成品粽需与成品粽的形态、口感高度匹配,任何细微偏差都可能影响评分。面对挑战,陆永波团队凭借日常积累的扎实功底,以标准化、艺术化的裹粽手法征服评委。

工人正在制作屯昌黑猪肉粽。通讯员 林小丹 摄

“一分钟包一个粽子,我每天能包600个。”从业15年的陆玉琴,双手灵活如飞。她不仅是裹粽“快手”,更是创新先锋——大胆将富含18种氨基酸的虫草花融入馅料,让这份传统美食焕发新生。当黑猪肉的咸香、虫草花的清香与糯米的绵密在齿间交融,食客品尝到的不仅是舌尖上的惊喜,更是一份兼顾美味与健康的匠心。

屯昌黑猪肉粽创新加入新原料。通讯员 林小丹 摄

“获奖不是终点,而是传承的新起点。”陆永波说,通过此次竞赛,屯昌县粽子行业技艺得到提升,越来越多年轻匠人加入传承行列。未来,她将继续传授裹粽技艺,让“五叶五线”的古老智慧代代相传,使屯昌黑猪肉粽成为海南美食文化的闪亮“名片”。

新闻多看点>>

海南粽子行业劳动和技能竞赛在儋州举行

南海网、新海南客户端5月14日消息(记者 张野)5月13日上午,2025年海南粽子行业劳动和技能竞赛(决赛)在儋州开赛,来自全省各市县的57家粽子生产企业参赛。

海南粽子行业劳动和技能竞赛在儋州举行。省总工会供图

决赛包含传统琼式粽子竞赛、创新粽子竞赛,均包括裹粽技艺、成品粽送评两个环节。裹粽技艺要求在三分钟内完成3个粽子的现场捆裹制作(简称半成品粽),半成品粽将分别与各参赛队送评的成品粽进行比对,并进行评分。

比赛现场。省总工会供图

经评审团严谨细致的评分,比赛最终评出10家企业获传统琼式粽子竞赛优胜奖,10家企业获创新粽子竞赛创意奖等。

比赛现场。省总工会供图

今年首次创新设置的个人迷你趣味赛,面向有一定捆裹粽子技能的市民开放,鼓励市民展示个人捆裹粽子制作技艺。最终产生金、银、铜奖各1名,优胜奖10名。

个人迷你趣味赛吸引群众参与。省总工会供图

现场,粽子生产企业与采购商签约,产销对接平台进一步搭建。活动还设置粽子研学区域,让学生们在亲手制作粽子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值得一提的是,竞赛正式开始前,27家参赛的爱心企业通过组委会捐赠超5500个粽子,用于慰问在一线辛勤付出的劳动者们,为赛事增添了温暖与力量。

竞赛由海南省总工会、儋州市人民政府主办,儋州市总工会、儋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儋州市农业农村局承办。

作者: 林小丹任桐潘凯
责任编辑: 陈月婷

推荐阅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966123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