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周刊丨雄师强渡海之南

海南日报2025-04-28 10:14:06

陈立超

从临高县城开车往北约10公里,可见一片郁郁葱葱的海防林。穿过海防林,一处岬角犹如“仙人指路”直伸大海,与雷州半岛隔海相望,这里便是临高角。75年前的4月16日,一场以木帆船挑战钢铁舰队的传奇战役——解放海南岛战役,以雷霆之势拉开了大规模登陆作战的序幕。面对国民党军构筑的海陆空立体防线,第四野战军10万将士以“分批偷渡”与“主力强渡”双线并进,在琼崖纵队的接应下,抓住战机发动总攻,冒着枪林弹雨登陆海南岛,临高角是主要的登陆地点。

位于临高角海南解放公园内的“热血丰碑”纪念雕像。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元才 摄

抓住有利风向 百船齐发向海南

在四次潜渡成功后,海南岛的国民党守军调整了部署,加强了对潜渡的防范,再进行小规模偷渡已无可能,解放军第15兵团认真研究了中央军委及四野关于“春夏之交渡海作战”的指示,反复考量谷雨节气前后风向、潮汐等渡海条件,决心尽快大规模渡海登陆作战。4月15日,气象水文组向兵团前线指挥所报告,认定4月16日黄昏后,是琼州海峡北岸晚潮的高峰时段,船只从雷州半岛起航,可随退潮迅速离开港口,晚间的风向为东北风(偏东),顺风顺流,有利于向南开进;4月17日拂晓前,琼州海峡南岸(海南岛北岸)开始出现早潮,船只可随涨潮迅速靠岸,缩短部队下船上岸的距离,有利于就近登陆作战。邓华听完报告后,果断下达命令:第40、第43军渡海登陆作战部队船队,4月16日19时左右起航,17日拂晓前大举登陆海南岛。

位于广东徐闻灯楼角的渡琼作战指挥所旧址。资料图

16日下午,风向逐渐由西南转向西北,随后转为东北。19时30分,第40军6个团1.87万名指战员,在军长韩先楚、副军长解方、军政治部主任李伯秋,琼崖纵队参谋长符振中,第118师师长邓岳、政委张玉华,第119师师长徐国夫率领下,乘300多艘帆船;第43军2个团6968人,在副军长龙书金,第128师师长黄荣海、政委相炜的率领和琼崖纵队组织部副部长谢应权、琼崖区党委派出干部王山平、冯尔迅、吴正桂的协助下,乘81艘帆船,从雷州半岛起渡。载着2.56万余名勇士的400多艘船只,依照“宽正面、多箭头、重点突破”的作战原则,采用三角结合一线式的梅花式队形,浩浩荡荡起航了。指战员们唱起《渡海战歌》:“千万只帆船,千万把尖刀,千万个英雄,怒火在燃烧;千万挺机枪,千万门大炮,千万条火龙,直奔海南岛。”

木船打军舰 敌舰司令被击毙

为了给渡海作战的主力部队护航,40军改装了20艘土炮艇,组建了由军直接指挥的土舰队,编为两个梯队,分别部署于渡海主力部队的东西两侧。在掩护主力部队登陆后,土舰队只集合了5艘土炮艇,其他土炮艇大都负伤,不能再用。为了掩护接运后续部队的空船返回北岸,炮兵主任黄宇决定带这5艘土炮艇再度执行护航任务。

参加解放海南岛战役的将士发船时宣誓。资料图

走到半路,海面上突然出现了一艘敌舰,该舰径直向黄宇所在的“指挥炮艇”开来。黄宇临危不惧,用望远镜仔细观察敌舰,判明开来的是一艘大型军舰。他决定,先迷惑敌人,待敌舰靠近,再发挥我军的近战优势打击敌人。于是,黄宇命令用篷布将艇上的火炮盖起来,篷布上开个口,继续瞄准,减员操作,多数人员下舱隐蔽,关闭发动机靠风帆航行。就这样,我军把土炮艇伪装成了运输船。

敌舰果然上了当,大摇大摆地开了过来。就在距离越来越近时,黄宇大声命令:“打!”霎那间,炮手们麻利地掀开篷布,启动发动机,枪炮同时开火。猛烈的炮火随即击中敌舰,戒备不足的敌人被打得狼狈不堪,连滚带爬地躲了起来。原先站在栏杆旁想抢先往下跳的敌兵有的中弹倒下,有的被炮火的气浪掀了起来,从甲板上摔到海里。敌舰司令塔接连中弹,冒出了黑烟。后来查明,4月17日被我军土舰队击伤的敌舰,是国民党海军第二舰队的“太平号”。在我军发动攻击时,敌舰队司令王恩华正在该舰指挥塔里,他被炮火击中身负重伤,回到海口市不久就毙命了。堂堂敌中将舰队司令,竟被我军土炮艇击伤丧命,这标志着“木船打军舰”取得了重大胜利。

参加解放海南岛战役的战士涉水登陆。资料图

登陆战滩头 他们舍身炸地堡

4月17日2时至6时,解放军渡海部队在海口以西至临高角一带强行登陆。敌军为阻止我军登陆,在海岸带设置了重重障碍。在抢占滩头时,有些地方来不及剪断铁丝网,有的解放军战士趴在上面,让战友踏着自己的身体跳过去;有的尚未下船,便牺牲在了船上;有的在涉水冲向岸边时,被敌人的子弹夺去了宝贵的生命。解放军指战员们前仆后继,与敌人展开了惨烈的抢滩登陆战。

第40军119师357团5连1排副排长万守业刚登上临高角的沙滩,两发红色的登陆信号弹就升了起来。走在前面的万守业立即指挥1班战士用手榴弹扫除地雷。一阵巨响后,几位战士趴在地上,用钳子和剪刀将铁丝网剪开,第一道防线突破了。敌人的照明弹熄灭了,海滩上黑乎乎的。就在这时,敌人的一个地堡开火,挡住了部队前行的道路。有的战士冲上去,很快又倒下了,冲锋一次次失败,伤亡不断增加。不迅速解决掉地堡,登陆部队就冲不上去。万守业的双手和右臂早在四平战斗中就负伤致残。在这危急时刻,他又一次挺身而出,拿着两颗手榴弹冲向地堡,中弹后,伤痕累累的他扑了上去,用身体堵住了敌人射击的机枪。刘振华将军在《海南之战》一书中记载了这位英雄的遗言:“我不行了!请把我口袋里两个奖章、一个残废证(残疾证)、一块银表交给组织吧!登陆胜利了!”

解放海南岛战役烈士陵园纪念碑。苏晓杰 摄

第43军128师384团2营当天抵达了澄迈理善港(今新兴港),第4、第5连踏上一片开阔平缓的沙滩时,遇到了敌人猛烈的火力扫射,前进道路被封锁。解放军指战员匍匐在沙滩上,观察到敌人的火力来自暗处的地堡,地堡群前面还有两道鹿砦(一般指用树杈制作的军用障碍物,形似鹿角)。4连2排4班班长李公范带着爆破组的姜福元、刘德生、康义生,在机枪火力的掩护下,向地堡群冲锋。在连续炸开两道鹿砦后,李公范接近地堡,忽然从地堡里抛出的一颗手榴弹落在他面前,他用力将手榴弹踢开了几步远,仍被炸伤。这时,后面的部队正在往上冲,地堡里的敌人一面用机枪扫射,一面抛出手榴弹。李公范看到战友被打倒,心急如焚,他看准地堡的射击点位,猛一跃身过去,用脊背堵住了枪眼。爆破组的战友看到这一幕,随即冲上去,一口气把5个地堡炸塌了4个,前进的道路终于打通了。

邓华给解放海南岛部队的题词。陈立超供图

一问一答

解放海南岛战役第四野战军牺牲了多少指战员?

答:解放海南岛战役是解放华南的收官之战,我军以木帆船突破国民党海空封锁,成功登陆并解放海南岛。在这场战役中,许多英烈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根据1950年5月8日第四野战军司令部《四十三、四十军渡海作战战绩》统计,共负伤3099人、牺牲784人、失踪619人,以上共计伤亡4500余人。根据《海南英烈谱》及续篇的记载,截至2023年底,共收录有名有姓的烈士1301人。

四名团级干部为解放海南牺牲

英雄之光耀海疆

在解放海南岛战役牺牲的烈士中,职务最高的是119师副师长黄长轩,另有团级干部4人,分别是120师358团团长于承光、128师382团政委王奇、128师司令部作战科科长李革璞、118师352团政治处主任张之栋。

王奇是今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人。1938年,17岁的他不堪日寇欺压,毅然投奔八路军,不久调到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支队任青年干事。十多年间,他几乎参加了128师所有的战斗,功绩卓著。1950年2月7日,时任382团政委的王奇,奉命率全团船队由雷州半岛北部向雷州半岛南端集结。午夜时分,船队在电白一带遇到了大风和暴雨,海浪将王奇所乘的木船推至暗礁,船体破裂,王奇与一名通信员仅抓到了一块小木板,但这块小木板承受不了两个人的重量。王奇一面指挥全船落水人员采取自救措施向海岸靠拢,一面毅然将木板留给了不会游泳的通信员,自己依靠水性向岸边游去。最终大家都上了岸,王奇却因与海浪搏击太久,精疲力竭而被海水吞噬,年仅29岁。

张之栋是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人,1938年9月加入八路军鲁中第八支队(后编入第四野战军40军118师)。他参加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在解放战争中历经辽沈、平津、渡江等战役,立功4次,其中大功1次,历任连干事、指导员、营教导员等职。在解放海南岛战役中,张之栋任118师352团政治处主任。1950年3月26日晚,张之栋随刘振华率领的352团(加强团)潜渡琼州海峡,27日早晨,在澄迈玉包港一带登陆作战中身负重伤。卫生员抬着他随部队向六芹山解放区突围转移,29日途经芬华村时张之栋牺牲。

李革璞是今河北省保定市人,13岁就参加了革命,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作战勇敢。他跟随部队从河北打到东北,又从东北打到海南岛。1950年4月17日3时,128师382团1营13艘战船抵达澄迈玉包港、雷公岛海域,随该营登陆的还有师、团领导。我军使用3艘机帆船,各牵引一艘小船抢滩登陆。快到岸边时,小船(舢板)被礁石夹住。岸上敌人的重机枪、大炮已经开火,海上敌人的兵舰从后面发动攻击。在激烈的滩头战斗中,128师司令部作战科科长李革璞不幸中弹牺牲,年仅26岁。

于承光是今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人,解放军挺进东北后,他历任连长、营长等职,1949年任第四野战军40军120师358团团长。1950年4月16日,于承光率领358团2500多名官兵参加解放海南岛战役。登陆海南岛后,358团沿临海公路南侧向东攻击敌人。4月19日,在于承光的指挥下,我军围歼了美台之敌,残敌向东南方向逃窜。4月21日拂晓,358团抵达澄迈地区,收到军首长命令,迅速向琼山方向前进,追歼敌人。4月22日下午3点左右,在行军途中,于承光和团指挥人员在一棵大树下研究追击敌人的方案,刚展开地图,就听到飞机的轰鸣声。他们迅速趴在附近几棵树下隐蔽,就在此时,敌机投下数枚炸弹。5名团级干部全部负伤,于承光负伤最重,半小时后不幸牺牲,年仅36岁。

责任编辑: 林鸿伟

推荐阅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966123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