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抗战光辉历程丨琼崖抗日公学和琼崖抗日军政干部学校的创办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琼崖抗战是波澜壮阔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1939年日军铁蹄践踏琼崖大地,到1945年抗战胜利,在6年多的抗战历程中,琼崖军民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为此,“琼崖史志”特别开设《海南抗战光辉历程》系列专栏,围绕海南抗战史上的重大事件,讲述抗战故事,重现光辉历程。

琼崖抗日公学和琼崖抗日

军政干部学校的创办

为适应抗战形势发展的需要,中共琼崖特委和琼崖东北区抗日民主政府坚持把干部教育放在根据地教育工作的首位来抓,采取措施,培养一批党政军干部,以满足长期抗战的需要。

1940年7月,以延安的抗大为楷模,琼崖抗日公学在美合抗日根据地创办,由冯白驹任校长,史丹任副校长。琼崖抗日公学采用毛泽东为抗大制定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培养对象是部队的战斗骨干、党群干部和各地抗日青年。中共琼崖特委为此专门向各县县委和独立总队发出通知,要求保送县、区、乡思想进步的青年干部和部队的优秀战士入学。另一部分学员是来自全岛各地的爱国青年,从马来西亚、泰国等返琼救国的华侨青年也慕名前来要求入学。公学第一期分初级班、高级班、工农班、妇女班、儿童班,共招收400多人。学员报到后第一堂课就是建校劳动。公学所在地原是一片荒山坡,荆棘丛生,野兽出没。师生们披荆斩棘,不久就开辟出一块面积为30亩的场地。他们上山伐木、砍竹、割茅草,盖起一幢幢教学楼和宿舍。公学根据学员的不同情况教学,初、高级班学习内容为政治、军事两大类,以政治课为主。政治课教材以毛泽东的《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以及自编的《哲学讲义》《军队政治工作》为主,并学习统一战线的理论和时事;军事课分学科(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术科(队列、射击、投弹、侦察、伏击等)。工农、妇女、儿童班则以文化课为主,兼学理论和军事课。

琼崖抗日公学吸取抗大和陕北公学的经验,组织了一支精干的教师队伍。各个班分设班主任和队长。班主任负责学生的政治思想工作,队长负责行政和生活管理工作。还有专门负责学生军事训练的教官。全校除少数专职教师外,大部分课程的教师由中共琼崖特委和独立总队政治部的负责人兼任,冯白驹和特委宣传部部长陈健经常给学生上政治课或作政治报告,独立总队参谋长李振亚负责上游击战术课。专职教师中,史丹、吴耀南、王祝三等是大学毕业且担任过中学校长或从事教学工作多年的教育行家。组建起这样一支师资队伍,既能保证办学的正确政治方向,又能保证各课程教学的质量。公学共办两期,培养了600余名学员。第二期学员尚未毕业就因美合事变而中断学习,被分配到各地及各部队,投入艰苦的抗日战争中。

办军事学校,对军队干部进行较系统的军事政治培训,是抗日根据地军事建设的重要手段。美合事变后,琼崖抗日公学停办。但是,冯白驹、李振亚认为:“培养干部人才是我党我军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形势越紧张,斗争越艰巨,就越需要更多更强有力的各种干部和人才去加强对各种组织与工作的领导,就越需要保证不断地培训和补充干部,决不能中断。”于是中共琼崖特委决定,在六连岭创办琼崖抗日军事政治干部学校,派李振亚参谋长兼任校长、政委,云涌为副校长。

1941年5月,李振亚带领全校教职员工以及由琼文、西线地区部队和地方选送来的首批学员,取道东线通过琼山、文昌、琼东、乐会、万宁等县日、顽军的层层封锁线,直达建校所在地——六连岭的北昌村。在李振亚的带领下,学员们一起动手,在短短的10余天中,建成了一所包括课室、礼堂、宿舍、厨房、办公室在内的有10多间茅草房的学校。6月学校正式开学。

1940年7月,中共琼崖特委在美合抗日根据地创办了延安抗大式的干部学校——琼崖抗日公学。图为1945年6月在乐东县番阳(今属五指山市)复办的琼崖抗日公学旧址。海南日报社供图

军政干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德才兼备、合格的排、连级以上军事和政工干部,也为地方培养一部分乡、区级以上党、政、民组织的领导骨干。在教学活动中,军政干校强调必须采取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1941年9月,学员学习如何进行奇袭战的课目之后,由军事教官组织学员参加独立第九中队的实战。他们和独立第九中队短枪班的战士一起,白天化装在后沟公路袭击日军,取得胜利,缴获轻机枪1挺。11月间,李振亚带领军事班几名排级学员,配合独立第九中队短枪班战士到兴隆敌据点附近进行侦察之后,化装成“顺民”向日军送粮,突袭该据点,缴获轻机枪1挺、步枪7支。

军政干校的活动,引起了日军的注意。1942年4月,日军分兵向六连岭军政干校驻地围攻。当时驻在六连岭及附近村庄的还有中共乐万县党政机关、万宁县第三区委等。危急关头,学校决定把这次反围攻的战斗作为一堂实习课来上,随即由李振亚带领军事班全体学员和政治班部分学员配合第三支队,采用集中优势兵力歼敌一路的打法,把全体参战队伍迅速转移到有有利地形地物的地方,伏击从六连岭东麓来犯的一路敌军。结果取得全胜,日军受到重大的伤亡后仓皇逃走。这次战斗既保护了学校和地方党政机关的安全,又给学员上了一堂生动的实战课。

军政干校从1941年6月正式建校开学,到1942年底因战争环境原因而暂时停办,共办了两期,培养学员600多人。这些学员被分配到部队和地方去,都成为得力的骨干,为琼崖抗日战争作出了贡献。

责任编辑: 梁嘉颖

推荐阅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966123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